返回中国路面机械网首页
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海外扩张提速 工程机械三巨头凸显“成本隐忧”

//www.lmjx.net 2009-8-4 9:36:45 中国路面机械网 

  据了解,徐工集团的海外扩张战略由集团公司统一运作,董事会决策通过之后,直接交给下属相关部门运作。而三一重工则是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三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并由该公司全程运作与管理海外建厂。

  相关资料显示,商务部于2007年7月27日正式批复同意三一重工在香港设立“三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正在发展成为三一重工在全球海外投资的核心运作平台。

  对此俞琚表示,“三一重工的海外扩张模式很独特,这一模式有利也有弊。其不利的地方在于增加了一层管理结构,由于注册地在香港,无疑增加了管理成本。上市公司在管理结构上应该趋向于扁平化、垂直化,这样更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健康有效。”

  记者试图向三一重工求证相关疑问,但公司证券部有关人士在电话中表示,“海外扩张战略由集团领导直接决策,上市公司只负责执行,所以无法解释其中的具体细节。”

  加大收购研发机构

  对于上述海外建厂模式,中联重科总裁詹纯新更主张直接并购海外公司。他早些时候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欧美制造业将有很大改变,中联重科将谨慎地执行海外战略。”

  说这番话之际,詹纯新正赶上海外并购的棘手难题。2008年6月,中联重科携手弘毅投资、高盛公司和曼达林基金,斥资2.71亿欧元收购意大利赛法公司(CIFA)100%的股权。其中中联重科出资1.626亿欧元,获得CIFA60%股权。

  “从收购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资金压力方面的问题。”万联证券分析员宋豹表示,这笔资金对于正在艰难创业的中联重科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收购之后如何进行资产整合。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自从并购以来,在如何消化海外资产方面,詹纯新至今尚未拿出有效方案,因而业界对此了解很少。

  “如果整合不能产生1+1>2的放大效应,这笔海外收购的实际价值将大打折扣,并不像原来预计的那样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徐工集团一位内部高级管理人员在采访中表示,“这也是徐工集团在未来的海外扩张中必须避免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侧重于收购海外研发机构,而不是收购一家正在衰退的制造企业。”

  对于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的海外扩张模式,究竟哪种更合适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

  “作为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徐工集团希望探索出一条靠技术打开国际市场的新路径。”王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早在2007年11月,徐工集团整合相关实验室成立了徐工研究院。按照计划,该研究院将缩短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与海外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正是为了做大做强该研究院,徐工集团计划加大并购海外研发机构,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的竞争力。”王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三一重工、徐工、中联重科这3家企业的海外扩张路径各不相同,徐工集团把收购外资研发机构作为核心战略,值得其他企业借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认为,尽管徐工集团收购海外研发机构暂时尚未实现,但是这一战略计划很有参考意义。

上一页  [1] [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

    
讨论区
查看
查看本文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更多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