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纯新展望2011:无限风光在远峰
2010年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标志着中联重科站在了一个全新的事业起点,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
新的一年,中联重科将持续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和资金投入,实现生产制造的本土化,产品研发的国际化、人才建设的国际化。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加快产业升级和增强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持续促进管理的优化及文化的变革,保持危机感,强化责任感,使管理更适应当前公司的快速增长,更具国际化水准。中联重科将更广泛地联结全球资本,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把自身有限的资源与全球资源结盟,实现自身实力的快速放大。
展望未来,一个全新的中联重科,一个更加国际化的中联重科,一个更富创造力的中联重科将为世界科技的进步,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价值。
梁稳根展望2011:全面创新 缔造划时代产品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三一事业蓬勃发展,在三一人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下,我们朝着为中华民族贡献一个世界级品牌的产业理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世界是公平的,机遇是同在的。要在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实现这一伟大理想,不仅需要全体三一人继续付出汗水,更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全面创新。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三一人不仅要从产品上创新,从技术上创新,也要从服务上创新,从管理上创新。要借助前人的经验,并且在这些经验之上更进一步,开发出三一人的原创技术,缔造出三一人的划时代产品,贡献出三一的企业管理经验。
三一人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为自己、为客户、为合作伙伴、为全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加美好的生活!
王晓华展望2011:持续学习 团结协作 提高执行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学习能力的竞争。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开拓难度越来越大,用户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具备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
“团结出力量,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如何在我们的工作中把团结的力量体现出来,如何把我们的团队精神激发出来,是检验我们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执行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也可以说是一个团队的纪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约束,没有一个统一的步伐,没有一个铁一般的纪律,就难以达成我们的目标。
我们每位员工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优异业绩,最终体现出柳工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上市公司形象、体现出柳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形象。
张秀文展望2011:求“变”求“新”开创新局
变则通,通则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求“变”求“新”的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去研究新思路、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我们的发展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锐意求变,要牢牢从根本上树立“变”的观念。要着力破除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陈旧观念,着力破除阻碍发展的一切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增添干大事业、谋大作为的勇气和魄力;敢想、敢闯、敢干,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以累不垮的精神,耗不尽的精力,扑不灭的激情,折不挠的意志,迎接挑战,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锐意求变,要勇于打破常规,主动求“变”。要把“变”作为一种常态,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变,行动变,把“变”彻底融入到公司发展中去。
晏平展望2011:迈向千亿第一春
2011年,“求发展、开新局”的主线已然确立,但从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基本取向看,关键是“转变”这一基本要求,它符合科学发展主题。各级经营管理者应尽最大努力担负起自身的责任,经受住市场的磨练、时间的锤打和风雨的洗礼,锻造出“执着无畏,坚韧顽强,永不言败”的玉柴品格。
玉柴“十二五”的千亿规划,既是党委政府的重托,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经过群策群力和专业细致的论证。我们相信,从发动机一枝独秀到多板块百花齐放,玉柴梦想多年的扩大生存空间将有坚实的依托。要用非常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创新的高度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工程,着力创新,把人才团队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千亿目标的实现必将促进企业全方位的进步,企业必将跃上新的发展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