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SY16C/SY35U微挖自去年开通网络直销以来,备受市场肯定和客户的喜爱,曾创下“一天卖出120台”的销量神话。
在市场给予极大肯定的背后,是研发工程师们克服重重困难的努力,坚持不懈打造卓越产品的执着。
今天,小编专访了三一微挖研发女将李瓦够女士,为您揭晓网红“爆款”三一微挖背后的研发故事。
人物档案
姓名:李瓦够;
职务:三一重机小挖研究院项目经理;
经历:2008年加入三一,十年间,担任过SY16C、SY55C、SY60C等小挖研发项目经理;
调研
走访世界各地,只为超越客户期望
“万事开头难。”2012年,在三一微挖研发初期,为了深入了解客户对微挖的需求,她曾与团队前往世界各地进行调研。
“国外的有去过德国庄园、美国小型农场等地区,国内的走访了安徽、山东、河北等大大小小十几个省份。“回忆起前期调研经历,李瓦够感慨颇多。
▲三一微挖研发项目经理李瓦够
让李瓦够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夏天,为了收集一手客户施工数据,她和项目成员顶着烈日高温,走访完一拨客户,没有停歇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拨客户,几天下来,不仅晒黑了一圈,人也整整瘦了一圈。
“前期调研虽然很辛苦,但为了制造出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大家都觉得挺值得。”李瓦够回忆道。
突破
攻克“减震、散热”两大技术难题
完成前期大量数据调研之后,在研发制造期间,李瓦够与团队又遇到了两大技术难关,一是振动问题,二是散热问题。
“微挖主要用于城镇作业,其振动噪音等舒适性问题是重中之重。”李瓦够表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从发动机和驾驶室悬置优化到减震垫设计,再到结构件的模态分析与频普分析,每一步研发团队都经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的反复验证。
▲三一SY16C微挖
为了解决微挖短尾结构带来的“散热问题”,李瓦够和研发团队通过与高校合作的风道流场优化项目,对SY16C的风道流场进行多次优化,并重新设计散热器,提高散热性能,实现了小体积、大散热。
“在生产厂房里大家干劲十足,常常聚在一起想办法,像蚂蚁搬泰山一样,一点一点把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攻克。”时隔多年,李瓦够记忆犹新。
测试
一件事情重复一千次,铸就微挖之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前期的辛苦终究是有回报的,2014年,凝聚了无数研发人员心血和期待的三一微挖终于下线。
然而产品下线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大量严苛而谨慎的测试。
▲三一SY16C/SY35U微挖
在做整机性能测试的时候,李瓦够天天呆在生产厂房里,对每个参数进行反复记录研究,经过一个多月昼夜不眠的努力,终究赋予了三一微挖一身“铜皮铁骨”。
“除了三一微挖,三一所有挖机都经过了行业最严苛的试验测试,2000小时以上野外挖掘测试。“李瓦够表示,经过千锤百炼,三一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使用寿命都得到优化和提升。
“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源于创新”,这是三一的经营理念和行动指南,超越行业标准,超越客户期望,为客户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是三一追求的目标。
在产品技术和质量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三一将坚持技术创新,追求高品质、高可靠性产品,让客户买得放心,用得放心!
(本文来自三一)
目前,三一机器人发布的全新高压锂电平衡重叉车C7系列,以更高操控性能、更优驾驶体验,更高安全标准,重新定义极限工况情景下的电动叉车标。
近日,三一路机再斩破亿订单282台设备密集发运越南大客户25款C10系列路机设备以优异的产品性能斩获此笔越南过亿超大订单!249台压路机、33。
近日,三一路机再斩破亿订单282台设备密集发运越南大客户25款C10系列路机设备以优异的产品性能斩获此笔越南过亿超大订单!249台压路机、33。
中国外运旗下江门高新港,正加速推进双零战略(零排放、零人工)。目前,10台自动驾驶电动重卡已开启道路试运营,为无人化运营做最后准备。
GO三一挖机版《超级英雄》We are 伐木累老铁们老铁们老铁们三一挖机已经拓展到歌曲赛道了我们做了一个DEMO小样诚邀大家一起品鉴▼▼▼三。
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现场图近日,三一SCM2000C-10R铣刨机正式投入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跑道翻新与扩建工程,以高效、智能、环保的卓越。
日前,三一重能15MW风电机组率先通过中国电科院0电压穿越和0-130%单连锁故障电压穿越测试,成为国内首台按照最新海上风电国家标准完成故障。
4月27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在集团总部与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文波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