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改革开放40年来,徐工集团抓住机遇,迅速缩短与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没多大名气的地方国企成长为营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综合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六的装备制造业全球品牌。
图为徐工“超级英雄”—XCA1600全地面起重机(央广记者 杨守华 摄)
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占一席之地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工近一周年之际,徐工人带着满满的自信到上海参加两年一度的上海宝马展。这是一场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盛宴。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徐工参展的产品都代表了徐工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最高水平。徐工带来了79台新产品以及41台关键核心零部件,最大的亮点是智能化和细分市场的需求,徐工“三高一大”的产品战略已坚持了多年,现在已经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里占有了一席之地。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就到了徐工。这给徐工2.3万名职工增添了巨大的信心和力量。谈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工的情景,王民至今历历在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工的视察当中,给我们提了很多期望和要求。我们把徐工整个的发展目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行了调整,那就是在2019年和2024年争取提前进入前五、前三。”
今年销售再破千亿元已成定局
王民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工后的这一年,徐工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功推出了“神州第一挖”700吨矿用挖掘机;第5万台随车起重机、第4000台大吨位装载机、第10万台压路机下线;“全球第一吊”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完成近百次吊装;新型电控箱、高端液压阀、智能控制系统替代进口批量配套等。今年前10月,徐工实现营业收入919亿元,其中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7.7%;品牌出口总额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王民表示,徐工今年的销售再破千亿已成定局,可以向习近平总书记交上一份优质答卷。“我们今年的业绩,主营收入增长都在50%以上,我们的效益增幅更大,我们的海外收入也大幅增长,达到了历史的最好水平。”他说。
图为徐工XS365AI中国最大吨位的智能压实产品(央广记者 杨守华 摄)
以“技术领先 用不毁”铸重器
今年1-10月,徐工新获805项、发明209项、PCT国际11件,实现新突破。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1300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最新评价,徐工居综合评价第46位、工程机械行业第1位。王民说,要用把产品做成工艺品的理念,以瑞士钟表匠般的精致打磨这家工程机械企业,走出一条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用技术争取客户,用优质的产品质量来争取客户,走向国际市场。徐工提出了“技术领先 用不毁”,就是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做成受全球客户尊重的产品,就是要可靠,高可靠性。
“一根筋”精神执着创新发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徐工在栉风沐雨中披荆斩棘。在王民执掌徐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徐工坚持以工程机械为主业和品牌经营发展的目标始终没有改变过,这被王民称为“一根筋”精神:“做好一件事,你要百折不挠,要心无旁鹜,要耐得住寂寞,就是认准这条道路一直往前走!这需要勇敢,需要吃苦,也需要智慧。这样才能把这个事做成了,也才能做好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年已经六十四岁的王民依旧精神矍铄。他说:“我的生命已经和徐工以及工程机械完全融合了。我这一辈子就是做一件事,就是把工程机械、把徐工做到世界顶尖企业。这是我一辈子的追求,也是我的梦想,也是全体徐工人的梦想。坚持下去,创新发展,实现我们‘珠峰登顶’的目标指日可待。”(本文来自央广网)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大会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BICES 2025 开展首日专为解决新能源工程装备 补能难 而来的徐工HDS6000EV 纯电动移动换电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针对新能源工程装备补。
近日,徐工起重智能制造基地内再度迎来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发运时刻。数列板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重大清洁能源项目。
近日,厦门补水工程攻坚正酣徐工XZ1600F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强劲、钻进精准单根钻杆施工仅需3分钟,日均进尺超百米以高效、稳定成为项目推进的。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万里奔赴,因客户需求而启60座城市,3000台设备徐工走访团队怀揣着对客户的承诺与责任以定制维保+专项培训+运营优化组合拳护航环卫机械平稳。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