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能挡住项目竞速推进的脚步!没什么能阻止长沙制造业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随着第一根钢结构稳稳地插入泥土,位于长沙高新区的中联重科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城)破“零”而出,拔地而起。
22日,记者站在项目工地,举目是望不到边的黄土地,恍若置身一幅等待泼墨挥就的黄色宣纸上。吊车长臂当舞,夯机铿锵砸地,挖掘机奋力掘进,大吨位自卸车如银龙呼啸来去……近千名工人有条不紊地立桩浇注,近百台施工设备轰足马力,人、物、场汇聚于这天地之间,正在将投资千亿的产业城从蓝图向现实绘就。
推动“湖南制造”
向“湖南创造”转变
中联智慧产业城定位为工程机械行业国际领先、规模最大的园区,总投资约1000亿元,建成达产后将成为环保、生态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和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基地,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转变。
去年1月20日,长沙项目建设“一号工程”中联智慧产业城开工建设。8月31日,产业城的第一个园区挖掘机械园区正式开工,项目建设进入蓄力期。今年4月15日,第一根钢结构立柱坚实扎根。400多天的酝酿和孕育,产业城破“零”而出。
走进项目工地,一眼就能看到一片由几十根钢柱围成的“钢铁小丛林”。这是产业城最早施工建设的土方园区高强钢备料中心,来自中建五局三公司的300多名施工人员在这片工地上忙碌着。
在地面施工人员的指挥引导下,汽车吊车司机将16米高的钢柱挪移到指定位置,与其他的钢结构件对接。抬头一看,施工人员趴在半空的钢梁上,熟悉地操作着。另有三四台汽车吊也在吊运重达2~4吨的钢柱,它们被整齐地码放在相应的区域。“这是我们在为下一片施工区做进场准备。近段时间晴雨不定,为不耽误工期,我们加大了设备和人力投入,搭建施工和入场准备同步进行,晴天施工,雨天修路,拉长工时。总之,我们要确保在5月底完成备料中心的建设。”土方机械园区总承包单位中建五局三公司项目生产经理周祥介绍说。
力争年底实现
第一台挖掘机下线目标
4月15日,土方机械园区完成钢结构首吊,按下施工快进键。“从首吊到今天整一周,一半天晴一半雨。但在有效工期里,我们从零开始,完成了6000余平方米钢构的安装,同时完成两万平方米钢构施工的进场准备。”周祥大声地介绍着,现场一片机械轰鸣。
2月下旬,记者探访该项目时,现场还只有夯机在夯实地基。此次再访,钢结构已搭出备料中心厂房的雏形,中大挖机结构车间正进行基础施工,中大挖机调试车间也开始打桩。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的同时,中联重科也在同步开展智能化产线设备采购招标工作。8月底,产线和设备将进场安装,力争年底实现第一台挖掘机下线目标。
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现场负责人禹卓龙告诉记者,预计本月底施工工人将达到1000人以上,现场的施工设备将有一百多台,“那时候,工地将一天一个样。”他开玩笑地说。(本文来自东方财富)
9月28日,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之际,以四海同心 奋斗同行为主题的中联重科成立33周年庆祝活动在中联重科全球各大园区盛大举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全国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拟入选名单,由中联重科旗下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成功。
近日,第十六届工程机械品牌盛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揭晓了2025年度工程机械明星产品荣誉榜单,中联重科共有8款产品入选,产品数量位列行。
9月23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内人头攒动,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在这里盛大开幕。
9月22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副总裁吴健辉率队到访中联重科,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及矿山机械国内营销。
在吊装作业领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效率则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复杂工况下的方案规划,还是精准细致的图纸绘制,还是作业前的风险排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5年9月1日,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历经70年的发展,如今的长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