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19年度湖南奖揭晓,全省61项榜上有名。其中,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工程机械臂架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和“一种作业平台调平控制设备、方法、系统以及高空作业车”两项发明分别荣获湖南省奖一等奖、二等奖,再次彰显了中联重科卓越的研发创新实力。
△中联重科两项发明分别获2019年度湖南省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此次湖南奖的评审工作从2019年7月25日正式启动,全省14个市州百余项参评。中联重科申报的“一种工程机械臂架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和“一种作业平台调平控制设备、方法、系统以及高空作业车”两项发明经过长沙市推荐、书面评审、答辩评审和湖南委员会委员及专家审议、投票,对的法律价值度、技术价值度和经济价值度综合评审后,最终分别被评定为湖南省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一种工程机械臂架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发明,自2013年开始在混凝土机械上批量搭载,相关技术逐渐在消防机械等产品上应用实施,其先进性、稳定性、适用性得到了市场充分验证,在国内外具有领先的技术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了超长臂架工程机械的发展和应用。
“一种工程机械臂架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发明人之一、中联重科高级工程师尹君介绍道:“这项发明有三大关键创新点:多工况自适应控制技术、高精度减振控制技术及减振安全控制技术,解决了3个关键性问题,是行业唯一批量产品化应用的臂架减振技术。”
△在该发明技术的加持下,中联重科泵车平稳施工作业
接着,尹君打开手机,展示了搭载该发明技术的泵车施工视频。视频显示,蓝天白云下,三台停在远处的极光绿泵车伸展开5节臂,将混凝土源源不断地泵送至工地。工人们各自忙碌,泵车自行浇筑。作业过程中,臂架非常平稳,完全看不出抖动,即使臂架末端的软管也只有细微地摆动。
尹君介绍道:“以前,泵车施工时需要工人扶着臂架末端的软管,或者在软管上系着绳子牵引来控制浇筑,非常地吃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应用这项技术后,臂架减振幅度达到了50%以上,振动幅度也控制在200毫米以内,极大地减轻了作业时工人的负担,也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了安全性。”
该项技术获得了多方称赞。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认为项目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这项技术的加持下,中联重科泵车臂架稳定性获得行业客户普遍认可。“目前,这项技术已是中联重科49米及以上米段泵车产品的标配,是我们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尹君介绍道。
资料显示,中联重科是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拥有强大的“创新基因”,具备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高水平的知识产权队伍。截至目前,中联重科累计申请已突破万件,发明3800多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近日,第六届越南国际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材机械及专用运输车辆展览会(CONTECH 2025)在河内国家建筑展览中心开幕。
4月13日至20日,湖南省副省长曹志强率团出访刚果(金)、津巴布韦,深入践行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开展系列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
近日,浙江省混凝土协会会长丁卫星、常务副会长陈敏率协会代表团及企业代表一行40余人赴中联重科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近日,中联重科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ZAT40000H7在辽宁鞍山市台安县的风电机组安装现场,成功将单机容量6 25MW的风机吊装到位。
4月15日至18日,中联重科多台高空消防灭火救援硬核装备正式交付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其中包括72米登高平台消防车、36米举高喷射消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