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在今年两会上建议,用工业思维做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
作为来自工业制造企业的委员,詹纯新表示,工业制造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托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业,是实现工业强国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一方面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另一方面,詹纯新认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沿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对工业互联网的属性体现不足,在专注、专业、专家等方面存在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和升级。
一是专注。工业属性是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根本在于发展工业,打造工业产品。但目前,工业互联网还被普遍认为是处于风口的相对独立的行业,追求流量和跨行业全覆盖,有消费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倾向。
二是专业。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底层核心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与制造工艺、产线设计、企业管理结合不紧。如何加快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互联、5G、大数据等底层技术应用于产品和产线之中,是当前发展工业互联网亟待突破的专业瓶颈。
三是专家。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工业企业,领先的互联网生态。但互联网科技人才多集中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少有既懂互联网又懂工业制造、工艺和产品的专家人才。目前,除了少数制造龙头企业针对业务场景进行专门的投入和“原生”的人才培育、研究外,很多企业只能以“嫁接”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企业的通用平台,在工业互联方面的专家人才缺乏。
结合多年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詹纯新认为,工业互联要在“专注、专业、专家”方面强化工业思维,基于工业制造的全流程、全产业链去运用互联技术,从底层往上,从产业端做起,从产品做起,从车间做起,以新技术叠加工业思维,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詹纯新建议,发展工业互联网要强化工业思维,要注重从具备工业底蕴的工业企业中培育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公司,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9月28日,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之际,以四海同心 奋斗同行为主题的中联重科成立33周年庆祝活动在中联重科全球各大园区盛大举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全国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拟入选名单,由中联重科旗下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成功。
近日,第十六届工程机械品牌盛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揭晓了2025年度工程机械明星产品荣誉榜单,中联重科共有8款产品入选,产品数量位列行。
9月23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内人头攒动,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在这里盛大开幕。
9月22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副总裁吴健辉率队到访中联重科,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及矿山机械国内营销。
在吊装作业领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效率则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复杂工况下的方案规划,还是精准细致的图纸绘制,还是作业前的风险排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5年9月1日,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历经70年的发展,如今的长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