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山东重工集团谭旭光获颁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2020年度山东省人民政府共授予273个项目(人选)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为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山东重工集团谭旭光;省自然科学奖一、二、三等奖39项;省技术发明奖一、二、三等奖15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215项;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
其中,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1项、117项、121项。
李华军:以工兴海,逐浪攀峰!

李华军,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涉海大学联盟秘书长,教育部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
长期从事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维中的系列技术难题,发展了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技术体系:突破了海洋平台安全运维的技术瓶颈,创新了海洋平台结构整体动力检测与振动控制技术,保障了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经济运行;建立了海洋工程防灾设防标准推算方法,发展了浮式平台防风系泊、大型平台整体安装的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显著降低了海上工程的风险;研发了新型海岸结构物及分析、设计和防护技术,达到了兼顾安全、环保、经济的工程效果;开展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交通设施建设战略咨询和技术攻关,创建了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
相关成果应用于100余项海上工程的安全建设与运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工程领域的首个重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均排名1)、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项(均排名1)、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授权发明30余项,成果纳入5部国家行业规范标准。
谭旭光:“四十年磨一剑”,赢得世界内燃机行业尊敬!

谭旭光,天津大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总工程师,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长期从事柴油机及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提出重型商用车动力系统一体化方案,主持解决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步提升国际难题,支撑我国重型商用车形成了全球竞争优势;主持开发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高速柴油机,主持柴油机基础前瞻技术创新,率先攻克本体热效率50%国际难题,使我国柴油机高效低碳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持创建先进动力系统研发制造工程体系,解决了我国工程机械、农业装备、新能源等多领域动力系统发展的关键制约。带领企业从年收入不足6亿元、濒临破产的地方国企,发展成为年收入5034亿元、净资产1213亿元的混合所有制跨国集团,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2005、2020)、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齐鲁杰出人才奖、齐鲁时代楷模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
当中国重汽汕德卡G7S燃气车创下25个月100万公里的新纪录,月均运营里程高达4万公里时,行业为之震动。
当中国重汽汕德卡G7S燃气车创下25个月100万公里的新纪录,月均运营里程高达4万公里时,行业为之震动。
2025年11月22日,全勤高效 百万典范——汕德卡25个月100万公里荣耀骑士颁奖典礼在中国•衡水盛大启幕。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钢铁脊梁,中国重汽正驱动一场从产业自强到全球引领的深刻变革。面对残酷激烈的行业竞争。
11月20日,第24届上海国际房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中国重汽轻型汽车携先锋官V系列改装车参展,宿营车。
对于跑运输的卡友来说,物流运输拼的是效率、靠的是可靠、赢的是收益。因此,动力够劲不耽误事、续航扎实少充电。
作为国内具备公信力、独立性与专业性的权威测评平台,11月11日,中汽测评重磅揭晓中国商用车专项评价结果——这场堪称商用车品质基准的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