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考察。他先后看了一家63年的老牌工程机械企业和一个近年来“新晋”的“网红食品”产业。总书记为何要看这两个点,此行又有什么样的看点呢?《时政新闻眼》为您解析。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柳州考察调研
柳工集团:锻造工程机械“利器”
26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改革创新、制造业发展等情况。

△柳工集团创建于1958年,现有一级子公司7家,员工1.6万人。(总台央视记者李超云、范凯拍摄)
柳工集团是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拥有挖掘机械、铲运机械、农业机械等13大类共32种整机产品线。1966年,柳工推出第一台用于土石方施工的现代化轮式装载机。如今,柳工装载机的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柳工挖掘机销量从2001年的57台发展到2020年2.6万台,销售额达90亿元。(总台央视记者王冰拍摄)
2002年,柳工集团开启“走出去”发展战略,现在全球已建有20个制造基地、13家海外子公司,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
柳工人告诉《时政新闻眼》,无论是酷热的撒哈拉沙漠,还是极寒的南极腹地,都有柳工机械的身影,这是“中国制造”质量过硬的生动例证。
△2017年,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大西洋海岸施工现场,柳工挖掘机进行大块石料的堆积作业。(资料图)
△在南极,柳工机械的主要工作是建设临时码头,为科考队员建设发电室、住处和研究场所等。(资料图)
在柳工,有一个全球研发中心。这里以土方机械可靠性、性能、节能环保等相关技术研发为主要方向,是我国土方机械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成6年来,柳工申请技术成果达1358项。
△研发中心的半消声实验室正在为一款纯电动装载机检测噪声数据。(总台央视记者程铖、张晓鹏拍摄)
依靠自主研发创新,柳工打出了民族品牌挖掘机、装载机的一片新天地。从诠释“极限工况、强悍设备”产品魅力的最大吨位装载机,到全球第一款20吨级纯电驱动挖掘机,柳工集团始终在锻造工程机械的“利器”。
习近平:把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
这并非习近平首次关注“广西制造”。2010年、2017年,他先后两次到广西的同一家企业——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调研。和柳工集团诞生于同一年的南南铝,是一家以铝材产业为主的制造企业。第一次到南南铝,习近平看到的还只是建材类传统产品,第二次则出现了高铁、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类的新产品、高端产品,总书记形容这家企业是“鸟枪换炮”。
△柳工自主研发的12吨轮式装载机液力变矩器,是工程机械、装甲机械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2017年考察南南铝时,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
△柳工生产车间(总台央视记者王晓东拍摄)
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去年9月,他在装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湖南山河智能考察时,阐明了他如此重视制造业的原因:“在当今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制造业强国,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总书记念兹在兹。
冬日暖阳,希望满藏。11月15日,柳工集团林芝项目指挥部揭牌仪式在西藏林芝隆重举行,标志着柳工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920FMAX+六缸卓越王近日,记者在福建、浙江等多地实地走访发现,柳工全新一代20吨级挖掘机920FMAX+正凭借其六缸动力、四缸油耗的卓越性能、。
近日,黑龙江瑞远柳工向某政府单位交付30台855N装载除雪设备。该政府单位负责人及柳工黑龙江瑞远负责人共同启动交机仪式。
中国装备制造的智造浪潮正吸引着国家级媒体的持续聚焦。近日,央视在短短一周内,先后通过《经济信息联播》和东盟伙伴媒体合作周报道。
11月6日,2025东盟伙伴媒体合作周联合采访团走进广西柳州,探访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
烟台从耕海牧渔到宜居城市踏过千年沧桑从向海而生到因港而兴见证改革开放的辉煌山东半岛的鬼斧神工柳工装载机的苍劲有力共同雕琢出新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