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电兴,则国运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水电已成为了世界第一。在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中,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机械等各类设备密集分布,已实现了“按需使用”;在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建设中,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中联重科前身,时为国家建筑工程部机械施工总局设计室)勇担时代使命,为该项目“特别定制”了我国首台缆索起重机,助力新中国开启了水电梦。

△新安江缆索起重机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进入了“建设”的大浪潮中。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亟须发展区域性大电站和电力系统。为了改变“电荒”的局面,一个兼具防洪防旱、供水供电、辐射周边苏浙皖功能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新安江水电站启动。1957年,新安江水电站正式开工。
然而,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新安江水电站兴建前,浙江省只建设过两个水电站,一个是1950年开工兴建的装机容量为200千瓦的金华湖海塘水电站,一个是1951年开工兴建的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的黄坛口水电站。突然说要建造一座装机容量66.25万千瓦的水电站,其规模不仅大大超过当时我国已建、在建的水电站,也超过了被誉为苏联水电里程碑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中国人能否以自己的勘测、设计、施工、制造力量来完成这项任务?建设者们心里都没底。此外,五十年代,新中国刚从战火中走出来,底子薄,尤其缺少施工机械,建设这样一个大型水电工程没有机械设备的助力,困难可想而知。
彼时,中国建设机械几乎犹如一张白纸。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中联重科前身,时为国家建筑工程部机械施工总局设计室,以下简称建机院)刚刚开启对开云体育下载官网 技术的探索。作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大背景下成立的研究院所,建机院勇担使命,承担了研制机械设备助力新安江水电站建设的重任——为该项目研发设计缆索起重机。

△新安江缆索起重机局部
“缺钱少料”作为那个时代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在新安江水电站施工时对水泥、钢材的斤斤计较,还体现在工程机械设备上。建机院的科研工作者们在研发设计缆索起重机时,不仅需考虑到产品的起重能力、安全等性能,还需考虑到钢材的使用情况——怎样设计才能最大化省料。
虽然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环境艰难,1957年,由建机院研发设计、上海建筑机械厂制造的缆索起重机成功下线,成为我国第一台缆索起重机。

△新安江缆索起重机局部
资料显示,这台缆索起重机起重量为10吨,跨度为760米,主塔高20米,在使用时主要承担混凝土运送、浇筑工作。
根据当时参加新安江水电站工程的建设者回忆,工程开工后,遇到的困难特别多。如从捷克斯洛伐克订购的大型施工机械,被调到其它工程去了;浇筑大坝用的几台门式起重机,是从小丰满水电站调来的20世纪30年代的老设备,安全性极其令人担心。这台缆索起重机几乎就是建设现场的主力担当。
根据设计,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全长466.5米,坝高105米,是国内首座百米以上的高坝,混凝土浇筑是重中之重。这台缆索起重机为大坝的浇筑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运输混凝土的同时,缆索起重机还可运送模板、钢筋及工地其它设备,多方面服务新安江水电站建设。
此外,水泥也是当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这台缆索起重机的到来,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极大地减少了混凝土离析或凝固情况,对于当时缺钱缺料的环境而言,最大化程度保障混凝土正常发挥效用,也创造了很大的价值。
1960年4月22日,新安江水电站首度并网发电,比原定计划足足提前了20个月。3年时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建设者,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争分夺秒,倾力浇筑,造就了这座伟大工程,打造了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水电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
△1957年,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者们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虽然有缆索起重机以及其它一些设备的加入,但这项工程基本上是靠肩挑人抬完成的,机械化程度不到15%。建设者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无畏精神,没有风钻,就挥动18磅榔头,将钢钎扎进岩石,打出一个个炮眼;没有挖土机、汽车,就用畚箕装渣,靠肩膀搬运;没有电灯,就点油灯照明。周恩来总理高度赞扬了建设者们顽强拼搏的勇气和冲天干劲,并挥毫写下: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从1960年第一台机组发电至今,新安江水电站已走过61年的风雨历程。传承“新安江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努力下,我国的水电事业已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中联重科也传承建机院先辈们自主研制、奋勇创新的研发精神,不断研制出一款又一款的工程机械设备,持续助力着国家各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11月27日至29日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将在南京盛大举办作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此次重磅亮。
以中国智慧为引领,以领航工厂为纽带,打造智能工厂‘金字招牌’,共同迈向智能制造新未来!11月27日,2025世界智能制造。
近日,满载中联重科PL80履带式收割机的运输车队从湖南常德启程,奔赴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为这个全国知名的农机大县带来新的丰收力量。
近日,《工人日报》推出《智能化在企业》系列报道,全景解码企业智能化转型实践,追踪传统制造业通过智改数转破解生产痛点的新成效,聚焦新。
近日,洪林农业产业园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正式开工。宣州区国资集团党委书记。
近日,中联重科紧凑型土方机械新品展暨海外合作伙伴大会系列活动在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盛大举行,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海外。
在现代化施工场景中,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始终是施工单位关注的重点。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V28T高空作业车(蓝牌)树立新标杆。
近日,在摩洛哥某风电场项目关键检修作业中,三位来自中国的擎天巨人贡献出强劲力量。中联重科800吨履带起重机。
11月17日,刚果(金)战略储备总署署长塞尔热·穆伦巴·卡奇一行莅临中联智慧产业城考察交流,与中联重科副总裁卢青等企业相关负责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