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项逆天工程,国外扬言没百年建不成,中国却可以十年搞定,它就是川藏铁路。
作为雪域高原的第二条“天路”,其全长超过1800km,集合了高原高寒等多种极端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还将横跨14条大江大河,征服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八起八伏,施工难度高、强度大,对设备提出严峻挑战。
蓝天白云下“小绿军团”高效作业,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连月来,中联重科泵车、搅拌车、车载泵、拖泵、湿喷机等近百台混凝土设备参与项目建设,以出色的表现得到一致好评。
施工现场,中铁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设备部长杨建安表示:“目前项目上用得最多的就是中联设备。这里海拔高,气候也恶劣,中联泵车的稳定性真不错,打料速度快,搅拌车也搅拌均匀,车载泵那叫一个有劲!”
川藏铁路所处的地区雨量充沛,雨季时极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当地最高风速可达12级。中铁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车队长吴建学说道:“中联搭载的都是成熟可靠的专业底盘,服务工程师随叫随到,一点都不用担心,很踏实。”
雅安至林芝段的建造尤其困难,仅隧道就多达72道,长达838公里,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这一段最长的易贡隧道长达42.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中联CIFA湿喷机超高的效率,令机手们称赞不已:“干活质量好,喷射连续、稳定,高原缺氧条件下也能正常施工!”
早在1975年,中联重科就与“天路”结缘,其前身——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老工程师们用自主设计的桩机,打下了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第一根桩。如今中联重科再次承担第二条“天路”的建设重任,为这一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添砖加瓦。
满载荣耀与使命,未来中联重科将继续用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川藏铁路施工保驾护航,奋力谱写雪域高原发展的新篇章,携手广大客户朋友创造更多的“基建”奇迹!
9月28日,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之际,以四海同心 奋斗同行为主题的中联重科成立33周年庆祝活动在中联重科全球各大园区盛大举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全国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拟入选名单,由中联重科旗下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成功。
近日,第十六届工程机械品牌盛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揭晓了2025年度工程机械明星产品荣誉榜单,中联重科共有8款产品入选,产品数量位列行。
9月23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内人头攒动,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在这里盛大开幕。
9月22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副总裁吴健辉率队到访中联重科,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及矿山机械国内营销。
在吊装作业领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效率则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复杂工况下的方案规划,还是精准细致的图纸绘制,还是作业前的风险排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5年9月1日,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历经70年的发展,如今的长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