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开工仪式在常德津市举行。常德市副市长汤祚国宣布开工,并与津市市委书记黄旭峰,津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彭子晟,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中联重科副总裁罗凯共同推杆启动项目。津市市委副书记汪军华主持仪式。
▲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工程车桥智能制造新标杆
据了解,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厂房建设面积45000㎡,新建焊装、机加、装配、涂装等14条智能制造生产线,形成车桥产能6万根,工业产值20亿元。项目按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目标建设,规划了行业最领先的生产工艺,配置高端制造装备及智能化手段,实现工程桥制造全工艺过程的智能化。
以前轴线和装配线为例,项目规划的前轴焊接线是工程桥行业内首条智能化焊接线,配置伺服定位柔性工装,内外焊缝均采用机器人自动焊接,并通过焊接辅助系统实现自动寻位、焊缝跟踪,自动化焊接检测技术实现检测结果数字化,实时动态规划焊接路径,确保焊缝轨迹精度及成型质量最优。工程桥装配线则规划采用行业领先的柔性智能机动辊装配线。托盘在线体上流转、托盘通过AGV自动返回,并集中配置了行业内最先进的数字装配及检测设备,装配过程中的压装、检测、拧紧、物料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反馈、判定,实现产品追溯。
▲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可以说,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是行业最先进的柔性生产线的应用典范,并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将车桥融入中联重科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将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工程车桥智能制造标杆。
关键零部件生产新突破
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有限公司是国内轻型车桥产销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已形成商用车桥、工程车桥、客车底盘及客车三大系列产品结构,产品品种齐全,产销总量位居国内车桥行业前列,三吨级车桥产销规模在国内位居第一。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则是中联重科实现关键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公司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作为高端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将对提升中联重科乃至全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将为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械、农业机械等主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速形成有独特竞争力、和谐共生的产业生态,极大提升中联重科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中联重科副总裁罗凯表示。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在顶尖技术方面,要用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中联重科工程车桥智能制造项目将进一步优化、扩大中联重科在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道路上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中联重科做长做强产业链、引领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链长”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引领“三高四新”战略的产业实践。
中联重科将继续积极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持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产业升级工作,并且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做长做强产业链,进一步激发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新动能,引领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9月28日,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之际,以四海同心 奋斗同行为主题的中联重科成立33周年庆祝活动在中联重科全球各大园区盛大举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全国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拟入选名单,由中联重科旗下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成功。
近日,第十六届工程机械品牌盛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揭晓了2025年度工程机械明星产品荣誉榜单,中联重科共有8款产品入选,产品数量位列行。
9月23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内人头攒动,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在这里盛大开幕。
9月22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副总裁吴健辉率队到访中联重科,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及矿山机械国内营销。
在吊装作业领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效率则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复杂工况下的方案规划,还是精准细致的图纸绘制,还是作业前的风险排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5年9月1日,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历经70年的发展,如今的长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