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延安某新能源产业园区内,一台“庞然大物”正在紧张施工作业中,这是徐工联合中车株洲所风电针对大型风电轮毂、风电机组等制造过程的搬运、运输效率提升定制化研发的一款风电正面吊。据悉,该产品是港口机械行业内首个应用于风电轮毂搬运、运输的国产最大吨位风电正面吊。
在经过前期研发合作后,2月28日,中车株洲所风电&徐工港机党建共建暨国产最大吨位风电正面吊交付仪式在陕西延安举行。延安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许军,中车株洲所风电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昌云,徐工港机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相奇等出席仪式,与现场嘉宾、用户代表、媒体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性时刻。
乘风而起 加码绿色产业
漫游于大西北,风力发电的白色桅杆随处可见。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持下,风电驶入高潜力赛道,迎来黄金发展期,风力、太阳能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成为众多新能源企业布局的重点。
布局新能源风电赛道,在“三高一大”产品创新战略指导下,徐工发力技术创新,加快实现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XCS70S吊装应用范围更广,在承载能力、受力性方面优势更明显;配置轮毂专属吊具,使用更加方便灵活,吊装搬运效率大幅提升;整机标配自动灭火装置,胎压监测系统,360全景影像系统确保驾乘作业安全可靠;采用行业高配,增效降耗,转场便捷更省油,创新满足行业用户多样化需求。
“通过借助风能资源开发引进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就地实施产业配套,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构筑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雨林生态。” 延安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许军表示。中车新能源装备生产项目于2021年4月揭牌,9月实现了达产达效,对于发挥延安风光资源优势,加强延安高新区主导产业基础,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条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党建共建 “绿色”合作新联盟
此次XCS70S成功下线并实现交付,是徐工与中车株洲所两家公司强强联合、共结硕果的有力见证,进一步奠定了合作发展之基。
仪式上,中车株洲所风电和徐工港机达成党建共建战略签约,锚定风电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党建、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互相促进的党建共建工作新格局,赋能风电轮毂搬运高质量发展,为国家风电产业建设贡献同盟力量。
中车与徐工同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国有龙头企业,在各自领域成为国之重器,两家企业同宗同源。“长期以来,中车株洲所与徐工在铁路、矿卡、工程机械等多领域深入合作,在多个项目建设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车株洲所风电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昌云表示。“徐工港机将以此签约为契机,携手绿色低碳同盟军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同频共振、相融互促,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徐工港机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相奇致辞中提到。
在“双碳”目标和“数字中国”的背景下,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和可循环为方向,徐工持续升级产业价值链,加快新动能培育,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徐工已形成了以正面吊为代表的搬运设备产品型谱,在国内及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批量销售,为全球港口、堆场、铁路、物流园区运输及能源制造搬运等场景持续贡献徐工力量。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大会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BICES 2025 开展首日专为解决新能源工程装备 补能难 而来的徐工HDS6000EV 纯电动移动换电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针对新能源工程装备补。
近日,徐工起重智能制造基地内再度迎来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发运时刻。数列板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重大清洁能源项目。
近日,厦门补水工程攻坚正酣徐工XZ1600F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强劲、钻进精准单根钻杆施工仅需3分钟,日均进尺超百米以高效、稳定成为项目推进的。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万里奔赴,因客户需求而启60座城市,3000台设备徐工走访团队怀揣着对客户的承诺与责任以定制维保+专项培训+运营优化组合拳护航环卫机械平稳。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