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项发明
7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
10项实用新型及外观
5项企业级技术规范……
自2012年入职徐工
历经10年磨练和积淀
李晓枫交出一份骄人成绩单
为装载机“减肥” 突出同质化竞争重围
装载机行业普遍存在整机设计笨重的情况,为了能够驱动庞大的机体,往往导致发动机、动臂、油缸等设计冗余。“给装载机减重,才是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有力举措。但这绝非易事,我们寻找了很多方法,最终装载机瘦下来了,我自己也瘦下来了。”李晓枫风趣地说。
李晓枫带领团队经过市场调研和反复试验,创造性地取道轻量化设计方向,以徐工大吨位装载机为突破口,实现工作装置减重超过1吨,操作舒适性改善了,性能提升了,可节省燃油1.92L/h,整车操作灵活性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为装载机“落户” 拿到高端市场入场券
以驾驶室落物防护与防滚翻达到CE认证要求为目标,李晓枫设想是否可以采用CAE仿真技术弥补破坏性实验,通过查阅资料建立了驾驶室试验分析模型。
初期,缺乏数据支撑,为保证减震器模型构造准确性及分析结果的精准度,李晓枫和团队在车间,一待就是5个小时,制定方案、调试模型、制取样件。
驾驶室ROPS&FOPS认证试验分析模型的搭建成功,在徐工率先开启了驾驶室落物防护与防滚翻分析技术研究,并完成XC9系列装载机驾驶室骨架结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次性通过CE认证,拿到了出口欧盟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为装载机“建模” 让数字研发更便捷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产业数字化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李晓枫紧抓机遇,搭建数字产业体系,致力推进数字化研发,计划进一步提高研发质量、缩短研发周期。
CAE研究所迅速抽调包括李晓枫在内的5名核心成员组成“整机数字化样机攻关小组”,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技术团队没有被吓倒,反而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新领域的欲望。
购买书籍、查阅资料、市场调研、技术交流……经过近2个月的调查研究,李晓枫终于摸清了“数字化”的门路并决定在现有科技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我们自己研究控制策略,自主搭建电动装载机整车数字化仿真模型。”讨论会上,李晓枫的这一想法,惊呆了所有人。
历经近20次的实验,李晓枫团队最终实现电动装载机整机数字化样机平台的开发,完成数字化样机标定,为纯电动装载机顺利投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这批徐工装载机工作时长已经超过15000小时,结构件从未发生过任何问题,车身轻了反而更有劲了,我非常满意。
谈起徐工装载机,某煤炭集团设备管理负责人满口称赞,李晓枫团队的付出得到客户的认可。
实验室里是辛勤的身影
市场上是客户满意的回馈
李晓枫十年如一日
在岗位上无私奉献
坚持逐梦高端制造的理想
在仿真技术的蓝海扬帆远航!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大会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BICES 2025 开展首日专为解决新能源工程装备 补能难 而来的徐工HDS6000EV 纯电动移动换电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针对新能源工程装备补。
近日,徐工起重智能制造基地内再度迎来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发运时刻。数列板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重大清洁能源项目。
近日,厦门补水工程攻坚正酣徐工XZ1600F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强劲、钻进精准单根钻杆施工仅需3分钟,日均进尺超百米以高效、稳定成为项目推进的。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万里奔赴,因客户需求而启60座城市,3000台设备徐工走访团队怀揣着对客户的承诺与责任以定制维保+专项培训+运营优化组合拳护航环卫机械平稳。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