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在福建漳州核电站,中联重科3200吨起重机成功吊装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阶段的首台机组外穹顶,这标志着该机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为后续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央视新闻直播关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重点报道。
▲中联重科起重机成功为核岛“加冕”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央视新闻)
上午6时38分,随着风速测量符合标准,中联重科3200吨起重机缓缓将重约420吨的外穹顶吊离地面,经过变幅、升钩、行走平移、调整等一系列高精度动作,平稳落钩就位在反应堆厂房外层安全壳筒体上,9时30分顺利完成吊装。这是“华龙一号”投入批量化建设后的首台核电机组外穹顶吊装。
本次吊装的外穹顶钢衬里为主要钢结构,位于核岛顶部,是一个直径约55米、高度约13米的多曲面组合壳体,由五层共89块预制单元体构件组成,主要功能是充当外穹顶顶部混凝土模板。外穹顶的吊装要求一次性成功,并且1米范围内的变形不能超过1毫米,面对如此高精度、高难度的吊装任务,中联重科3200吨起重机仍然高效、精准、稳定、安全地完成了施工,保障了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直播中,中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总经理吴敏感叹:“中国制造业近十年来也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以前吊穹顶可能用的还是国外的技术和起重机,但是这十年来国产化的设备制造已经是领先于全球了。”近十年的发展,让我国拥有了3200吨起重机这样自主研发的起重设备,能够高效率、高标准、安全、稳定、轻松地进行穹顶吊装施工。
据了解,“华龙一号”是全球唯一按期建成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工程,首批4台机组全部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在“华龙一号”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中联重科3200吨多次圆满完成吊装任务,被称为核电建设的“最佳搭档”。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智能更智能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尖智慧与前沿。
8月5日,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中联重科ZCC89000超大型起重设备完成了英奇角(Inch Cape)欧洲海上风电项目JK1导管架底段首吊。
近日,中联重科布拉坎仓储中心开业仪式在菲律宾布拉坎省举行。开业后,该网点成为中联重科在菲律宾最大网点,定位为主仓库之一。
极光绿持续绿动全球这一期《极光建影》栏目主角交给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一起聚焦国内重大工程项目看大国重器书写夏日履行诗篇福建▽漳州核电。
7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随着巨大的叶片与机舱在140多米高空上精准对接,由中联重科研制的全球最大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顺利完成毫。
近日,30台中联重科TE100联合收割机从安徽芜湖出发,它们将被运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交付埃塞俄比亚当地客户,为当地即将到来的。
近日,30台中联重科TE100联合收割机从安徽芜湖出发,它们将被运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交付埃塞俄比亚当地客户,为当地即将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