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的领奖台上,23岁的徐工小伙陈星达首次参赛就获得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金奖。
当被问起这一路走来,支撑他不懈坚持并为之奋斗的动力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热爱和磨砺。”
尖兵上岗 一盆冷水浇出钻研劲头
2021年,刚刚毕业的陈星达作为“尖子生”,众多企业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怀揣着满腔抱负,他毅然选择了徐工,走上了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调试的工作岗位。
然而,生产过程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很快一盆凉水便浇到了陈星达的头上。本以为很简单的新品零部件焊接程序,却在执行中产生了误差,导致工件焊缝偏焊。
在师傅的带领下,对机器人实际运行的轨迹进行计算验证,发现由于工装定位、机器人耦合运动稳定性、焊丝均匀度等原因造成了焊接偏差,也给陈星达上了生动一课,告诫自己:只有深入一线,理论结合实践,才能不断提升技能,成为实用型人才。
积极备赛 难度升级磨炼坚强意志
时间来到了2022年,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徐州市选拔赛火热开赛,陈星达作为种子选手积极备赛,一举夺得了第二名,并被选派参加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江苏省选拔赛。
“市赛表现并不是很好,压力很大。”接到省赛通知,在领导和师傅的鼓励下,陈星达一方面总结工作中遇到的不同难题,深究运行原理,另一方面根据赛题不断模拟电机装配和运行检测。
由于训练设备老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陈星达把每一次设备故障都当成训练内容,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磨练,最终取得了省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拿到了开启国赛大门的钥匙。
金牌梦想 坚定目标摒弃一切杂念
高手如云的赛场就是最好的学堂,历经市赛和省赛磨练,陈星达的心态越来越稳重,发现问题、排除问题的思路也更加全面。
国赛前的几个月时间里,陈星达给自己特制了一份训练套餐,每日7点前来到实训教室学习理论,并通过老师和教练分享的视频、推文学习更多创新理论和实操技巧,几乎每天都到深夜才离开。
“我的目标很清晰,就是站上国赛的领奖台。”
十几个小时的赛程,陈星达早已将疲惫和杂念抛诸脑后,大脑在飞速旋转,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和机器手臂,凭借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心态,最终顺利完成比赛,一举夺得国赛金奖第三名。
因为热爱,扬帆启程;因为磨练,无所畏惧。陈星达的付出是辛劳的,更是值得的,回到岗位上,他将更高的荣誉化作前进的动力,将更高的技能转化成一组组数字,应用到生产工作中。“站在山顶眺望,风景很美。但是我们停留在山顶的时间很少,要不断向着更高的山继续出发。”
多家主流媒体聚焦徐工从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到工匠培育多维度展现了徐工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坚实步伐PART 01央级媒体擘画蓝图,彰显国家队。
今天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消防展在京开幕以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为方向多元化场景解决方案综合呈现十六款徐工应急救援装备盛装亮相其中五款。
当硬核的工业力量与瑰丽的电影世界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昨晚央视CCTV-1综合频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摄制全国首档大型工。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2026品牌强国战略共建行动发布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徐工与中国中车、海尔、比亚迪、长城汽车、一汽红旗等百。
风电吊装不仅是力量的比拼更是效率的竞赛近日,在我国西北某风电场,徐工XLC15000(1000吨级)履带起重机,以132+12米标准风电工况,精准将。
近日《经济日报》聚焦BICES 2025文中徐工的智能化、绿色化成果成为报道重点文中提到↓↓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数智化升。
扬帆把舵 热血出征!16款代表着徐工最新科技创新成果的应急救援装备集结,正式出征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用科技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