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装备制造代表企业,中联重科受邀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智库委员会全体大会,与来自全球的参会代表分享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实践成果,共话“一带一路”美好未来。
在活动中,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分享了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孙昌军认为,高标准的产品和技术是开云体育下载官网 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让客户和企业在“一带一路”合作中越走越有信心。同时,孙昌军还围绕公司与并购企业合作共赢、培养本土化员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具体实践,生动诠释本土化发展让装备制造企业在出海过程中走得稳、走得深。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在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论坛做主题分享
据介绍,近年来,得益于新数字、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的支撑,以及智能制造的赋能,工程机械已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代表之一。中联重科高标准的产品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因其性能强、质量好、性价比高,并且交付周期短,受到客户广泛称赞,竞争力持续增强,广泛参建了“一带一路”各类工程。
▲中联重科各类装备助建菲律宾首个千万吨级钢厂
中联重科秉持本地化理念深耕海外市场,让企业出海走得稳、走得深。在海外发展中,中联重科先后并购了意大利希法(CIFA)、德国摩泰克(m-tec)、荷兰瑞科斯达(Raxtar)、意大利纳都勒(Ladurner)、德国威尔伯特(Wilbert)、德国拉贝(Rabe)6家欧洲企业。并购后,中联重科尊重当地文化与规则,通过供应链、市场等多方面的协同,实现了和谐发展、合作共赢。
▲中联重科意大利希法(CIFA)公司
中联重科不仅仅与海外并购的本土企业实现了合作共赢,而且还通过培养本土化员工、绿地建厂等,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发展成果大共享。目前,中联重科外籍员工队伍超过3000人。以印尼为例,中联重科在当地的本土员工达到90%,为印尼创造了300多个工作岗位,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提升了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他们熟悉当地的文化、当地的市场,减少了文化冲突、拉近了客户距离,也提高了企业效益。9月,中联重科和印尼当地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印尼合作建厂,生产农机产品,不仅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还可有力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
此外,在海外发展过程中,中联重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例如,今年2月,土耳其发生地震,中联重科第一时间成立救援队奔赴灾区,是最早抵达现场的中国装备力量,受到了土耳其各方好评。中联重科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所体现出的文明观、责任观、义利观,受到了与会嘉宾高度认可。
▲中联重科救援队在土耳其地震灾区救援
中联重科是较早“走出去”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中联重科通过产品出口、海外并购、绿地建厂等方式让产业、资本、文化、管理一起持续走出去,在推动企业海外业务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增进了沿线民生福祉、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变成“工笔画”。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践中,中联重科以实际行动主动担当“工笔画家”,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推动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
“我们将持续以本地化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切实履行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企业代表的责任,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色添彩。”孙昌军表示道。
5月15日—18日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将隆重举办请查收来自中联重科的邀请函机甲盛会诚邀您品鉴这是中联重科第四次参加长沙展历届每一。
近日,智利国际矿业展览会(EXPOMIN)在圣地亚哥盛大启幕。在这个拉美第一、世界第二大专业矿业展览会现场,中联重科展出了工程起重机械。
4月29日,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339人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57人被授予湖南省。
4月29日晚,中联重科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 17亿元,同比增长2 92%,归母净利润14 10亿元。
近日,第六届越南国际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材机械及专用运输车辆展览会(CONTECH 2025)在河内国家建筑展览中心开幕。
4月13日至20日,湖南省副省长曹志强率团出访刚果(金)、津巴布韦,深入践行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开展系列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