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259米。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二次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
“铁建红”党员先锋队闻令而动
在铁建重工党委领导下,铁建重工西藏公司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技术、服务人员构成的抗震救灾党员先锋队,他们带着使命与责任,火速奔赴震区前线。
在西藏高原的凛冽寒风中,在零下20度的极寒之中,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震救援行动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1月8日深夜出发,党员先锋队带着高原空间站供氧方舱顺利抵达震中,他们不顾旅途疲惫,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设备调试工作中。
经过一夜的不懈努力,高原空间站成功启动并投入抗震救灾,为灾区人民和救援队伍提供了宝贵的生命支持与应急保障。
铁建重工高原空间站驰援地震灾区
“重工神器”助力高原抗震救援
这台由铁建重工西藏公司与中国安能西藏公司联手打造的高原空间站供氧方舱,借鉴飞机客舱的先进运行原理,通过科学调节内部气压和氧分压,配合高效的制供氧系统,成功模拟出低海拔地区的气压与氧气含量,有效缓解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同时,方舱内置发电机组与绿色储能装置,确保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即使在偏远无电的环境下也能持续运行。
高原空间站现场吊装
高原空间站钢框架结构设计,抗震设防等级高达9度,全厚保温围护更能抵御零下40℃的极端低温,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屏障,能成功应对高原地区特有的低压缺氧、电力短缺、余震不断以及极端寒冷等挑战。
高原空间站供氧方舱不仅能够增加人体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缓解低氧症状,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疲劳恢复,成为高原地震应急救援中的一股温暖而坚实的力量。高原空间站供氧方舱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抗震救援人员在高海拔环境下的工作条件,更为受灾群众提供了急需的临时避难所和医疗救助空间。
“铁建红”党员先锋队员和灾区小朋友在一起
“山海情牵,同心抗震”,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中,铁建重工高原空间站以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展现了科技创新在应急救援中的特殊价值与责任担当。我们坚信,在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定日县将早日重建家园,灾区人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铁建重工4MZD-3采棉打包机整车配备400马力发动机,符合国四排放标准,四轮驱动,最大爬坡度(空载)35%,棉田模式Ⅰ档采收速度每小时7 1公。
三伏天里搏热浪,生产线上赶工期。俯瞰厂区,铁建重工长沙园区屋顶的光伏板连成蓝色浪涛,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斑斓。
2025年,铁建重工第三代钻锚注一体机成功投入市场,该产品聚焦地下工程锚杆施工核心痛点,以操作简化、智能放样、工效跃升为目标,搭载行业。
8月13日,铁建重工党委召开深化巡视、审计整改专题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国务院国资委。
8月13日,铁建重工党委召开巡察工作会议暨2025年巡察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
8月12日,铁建重工党委举行2025年第10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习。
伏天的车间里,奋斗从来不是抽象的词语。刀盘焊接的现场,热浪裹着焊花翻滚,班组把专注熔进焊缝,让钢坯在汗与火中蜕变为钢牙利齿。
,铁建重工召开好创意技能竞赛、青年职工五小成果表彰暨研发一线职工交流座谈会。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长江与汉江在地下的世纪交汇这场跨越江河的水脉相逢背后是钢铁巨无霸的硬核守护4台掘进机铁建重工为引江补汉工程量身锻造恰如身怀绝技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