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光影流转,岁月更迭,实干者从未放慢奋进的步伐,铿锵掘进、穿山越岭、国内国外……足迹所至,处处映照着中铁装备建设者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坚毅身影。即日起,公司官微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用镜头和笔触,记录海内外坚守一线的建设者,以细腻视角展现企业广大职工朝着建成世界一流地下空间综合服务企业迈进的生动实践。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铁装备总装车间,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瞬间“隔绝”了室外的寒气。焊花四溅如焰火,工作人员爬高组装调试、俯身上色刷漆;耳边机械轰鸣,起重机、切割机有序作业,不时还有工具零件撞击、敲打的响声。
中铁装备是专业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与服务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企业紧跟“一带一路”倡议,产品在国际盾构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每年春节前后成了海内外订单交付的高峰期,对于这份忙碌,工作人员早已习惯。
“我们郑州车间共有4条盾构机生产线,目前都在‘满荷运行’,全力赶制一批海外订单,有的订单已完成验收,有的正准备进行调试。”顺着中铁装备盾构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部部长李宁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台春节后要出口新加坡的盾构机“中铁911号”,因为发出时间最早,各项准备工作都要在春节放假前完成。
盾构机“出海”前的准备工序十分繁杂,要先处理包裹管线,再拆除刀盘、盾体、主驱动以及配套拖车,在完成维护清理后才能覆膜打包。其中,关键部件的操作和防潮防盐碱措施是李宁最关心的环节。为确保准时、顺利交付,他每天至少要到车间巡检两次,“每一个订单都是客户对中铁装备的信任,我们必须保障机器各个环节都可靠稳妥。”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铁装备产品目前已成功进入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保持产品的市场优势?
“我们在生产中融入绿色盾构理念,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定制需求,从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提升机器智能控制和低碳环保性能。”中铁装备掘进机研究院副院长庞培彦告诉记者,中铁装备一方面引进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操作和智能仓储四大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具备了直径4米至16米全系列盾构机柔性智能制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技术突破,掌握连续掘进技术、快速换模技术等,大幅提升盾构机的掘进效率;同时建设智能运维平台,构建掘进施工数据传输系统及云计算平台,实现盾构远程智能指挥。
新技术的推广,吸引了不少新客户,新加坡“中铁911号”的订单就是其中之一。庞培彦介绍,应客户的特定需求,中铁装备为这台盾构机精心搭载了渣土粘度检测系统、双层盾体循环利用系统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通过智能测算与定制复用方案,不仅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精准把控,也能切实有效地帮助施工企业降低施工成本,为客户创造出更大价值。
在与总装车间相隔不到百米的TBM产业化中心里,一台开挖直径超15米的盾构机正在抓紧组装,预计今年5月发往澳大利亚,将成为中铁装备出口海外的最大直径盾构机。记者了解到,这台机器也有不少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傍身”,包括换刀机器人、自动运输系统、枕木抓取机器人、泥饼冲刷机器人等,以此保障盾构机安全高效掘进,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出口一台盾构机,就是送出一张中国名片。”中铁装备相关负责人表示。中铁装备紧跟市场需求,正在努力布局下一代掘进装备的研发,通过不断拓宽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推动盾构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近日,由中铁十五局承建的全球最大纵坡山地轨道交通隧道 —— 都四山地轨道交通项目 DSZH 标左线隧道掘进顺利突破 2000 环大关,标。
7月28日,中铁装备党委前往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三期)暨。
大暑时节,骄阳似火中铁装备集团设备公司专用设备总装车间一线工作人员无惧酷暑战高温、忙生产、赶交付让我们一起走进生产一线看如何以火力。
近日,由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管廊及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六届地下空间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及第六届全国地下空间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召开。
7月16日,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许庆红,率清华大学各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共15人到中铁装备集团调研。
日前,由中铁装备研制的Funes号土压敞开双模盾构机,在意大利福尔泰扎铁路隧道项目顺利始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
开栏语在公司不断攀登装备制造珠峰的奋斗征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科技创新为刃,以匠心精工为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故事,在毫。
7月8日至10日,以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和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