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光影流转,岁月更迭,实干者从未放慢奋进的步伐,铿锵掘进、穿山越岭、国内国外……足迹所至,处处映照着中铁装备建设者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坚毅身影。即日起,公司官微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用镜头和笔触,记录海内外坚守一线的建设者,以细腻视角展现企业广大职工朝着建成世界一流地下空间综合服务企业迈进的生动实践。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铁装备总装车间,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瞬间“隔绝”了室外的寒气。焊花四溅如焰火,工作人员爬高组装调试、俯身上色刷漆;耳边机械轰鸣,起重机、切割机有序作业,不时还有工具零件撞击、敲打的响声。
中铁装备是专业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与服务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企业紧跟“一带一路”倡议,产品在国际盾构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每年春节前后成了海内外订单交付的高峰期,对于这份忙碌,工作人员早已习惯。
“我们郑州车间共有4条盾构机生产线,目前都在‘满荷运行’,全力赶制一批海外订单,有的订单已完成验收,有的正准备进行调试。”顺着中铁装备盾构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部部长李宁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台春节后要出口新加坡的盾构机“中铁911号”,因为发出时间最早,各项准备工作都要在春节放假前完成。
盾构机“出海”前的准备工序十分繁杂,要先处理包裹管线,再拆除刀盘、盾体、主驱动以及配套拖车,在完成维护清理后才能覆膜打包。其中,关键部件的操作和防潮防盐碱措施是李宁最关心的环节。为确保准时、顺利交付,他每天至少要到车间巡检两次,“每一个订单都是客户对中铁装备的信任,我们必须保障机器各个环节都可靠稳妥。”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铁装备产品目前已成功进入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保持产品的市场优势?
“我们在生产中融入绿色盾构理念,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定制需求,从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提升机器智能控制和低碳环保性能。”中铁装备掘进机研究院副院长庞培彦告诉记者,中铁装备一方面引进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操作和智能仓储四大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具备了直径4米至16米全系列盾构机柔性智能制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技术突破,掌握连续掘进技术、快速换模技术等,大幅提升盾构机的掘进效率;同时建设智能运维平台,构建掘进施工数据传输系统及云计算平台,实现盾构远程智能指挥。
新技术的推广,吸引了不少新客户,新加坡“中铁911号”的订单就是其中之一。庞培彦介绍,应客户的特定需求,中铁装备为这台盾构机精心搭载了渣土粘度检测系统、双层盾体循环利用系统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通过智能测算与定制复用方案,不仅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精准把控,也能切实有效地帮助施工企业降低施工成本,为客户创造出更大价值。
在与总装车间相隔不到百米的TBM产业化中心里,一台开挖直径超15米的盾构机正在抓紧组装,预计今年5月发往澳大利亚,将成为中铁装备出口海外的最大直径盾构机。记者了解到,这台机器也有不少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傍身”,包括换刀机器人、自动运输系统、枕木抓取机器人、泥饼冲刷机器人等,以此保障盾构机安全高效掘进,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出口一台盾构机,就是送出一张中国名片。”中铁装备相关负责人表示。中铁装备紧跟市场需求,正在努力布局下一代掘进装备的研发,通过不断拓宽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推动盾构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近日,贵州毕节纳雍县高源煤矿项目传来喜讯,中铁装备大断面、大坡度、小转弯、可回退矿用硬岩掘进机长江号成功完成115米水平+±6&d。
前 言近年来,中铁装备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深度融入全球市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近段时间以来公司重点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主流媒。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会上,首批大国工匠人才名单正式发布。
近日,由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逐梦号在浙江永嘉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再传捷报,顺利完成总深488米的1号引水竖井掘。
近日,由北京轨道公司、北京城市快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基石租赁公司、北京建工土木公司、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3台联络通道掘进机顺利下线,。
9月19日—23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成功举行。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开幕!中铁装备以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