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
江苏聚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
文中刊登了杨东升董事长探讨
如何以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出海
文章摘录如下
↓↓↓
江苏聚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
(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殷切期望,激励江苏狠抓落实、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约4%的江苏,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202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0%,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14个,工程机械、船舶海工、高端纺织、光伏等产业已经跻身全球“头部”。
“聚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更多原创性成果推动产品、产业集群形成国际竞争力。”徐工集团董事长杨东升介绍,“集团正构建全价值链出海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一起闯国际市场。”
持续提升工程机械、船舶海工等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编制光伏、特钢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江苏对标技术前沿,征集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安排60项科技攻关项目、80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
“创新是动能所在、制造业是支撑所在、开放则是发展空间所在,三者互为支撑,必须协同推进。”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说。
←扫码看全文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正式公示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徐工以3项首台(套)装备12项两新技术产品的亮眼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创。
当泛黄的老照片映出第一台机床的轮廓当庆典的彩带飘过五十载寒来暑往那些被时光珍藏的片段在此刻徐徐展开……看见五十年从传统制造到全自动。
西北某公路的修复施工场地上两台徐工防撞缓冲车成为清晨的焦点它们稳稳扎在对向车道,徐工金车身在周遭环境中格外显眼,警示灯不知疲倦地闪。
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徐工电动正面吊就是我们绿色转型的‘零碳引擎’!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某国际陆港枢纽,新交付的徐工XCS。
8月7日,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带队到访中铁十八局,与中铁十八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广天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