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这是我国第2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除了“雪龙”号之外,“永盛”号已于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返港,“雪龙2”号目前仍在执行罗斯海联合航次,预计6月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
此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自主研发极地装备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
考察队克服陆缘冰融化、密集浮冰等多重困难,完成了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的物资和人员卸运任务,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在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昆仑站、泰山站、格罗夫山等区域完成了工程与保障能力建设、陆地和沿海生态环境调查、内陆与航空调查、国际合作等任务。
考察队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中国南极考察进入“三站越冬”时代。首次在南极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同时,通过航空调查填补了我国在南极部分冰盖区的基础数据空白,并首次在南极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等海底沉积物样品,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 荐 观 看
CCTV-13 新闻直播间
《我的南极日记》
央视南极新闻里的柳工身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他们是服务工程师的导师,更是客户满意度的守护者。2025年8月,柳工挖掘机全国内训师技能竞赛决赛圆满落幕。
从人工智能技术到数智赋能从自主创新到转型升级发展……近期多家主流媒体以不同视角记录柳工产业发展向新求质的发展步伐经济日报8月25日,。
近日,柳工与某知名企业完成943EMHG4抓钢机交付仪式。专为废钢回收场景量身打造的 "钢铁利爪 ",将用于汽车拆解基地的废钢抓取与堆高作业。
在海拔1800米至3900米的天山腹地,G219线温霍公路正穿越无人区,这条连接温泉县与霍尔果斯口岸的168 6公里战略通道,将成为横跨天山的交通。
近期,柳工为云南某大型钢铁企业定制开发的930FE拖电抓料机正式交付生产基地。该设备针对客户废钢喂料工况深度优化。
8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向新而行 乘数而上 集链成群——广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点赞柳州工程机械企业聚链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