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H7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的风电机组安装现场,在不需要辅助吊车帮助的情况下,智能一键自主起臂和自适应伸缩,成功将风机吊装到位,再次彰显这款“全地面起重机之王”作为风电吊装“最佳拍档”的实力。

▲中联重科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正在吊装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稳步推进,陆上风电发展步入“大兆瓦、高塔筒、复杂地形”的新阶段。风机更大、塔筒更高、工况更复杂,对吊装设备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次吊装项目中,吊臂高度达到206米,相当于60多层楼的高度,机舱与叶轮合计重量接近280吨。施工场地又临山地、道路窄、转场频繁,绝大多数起重设备无论在起重高度、吊重能力还是作业效率上,均难以极致满足需求。这正是中联重科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大显身手的绝佳舞台。

▲中联重科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吊装现场
这不是中联重科第一次刷新世界纪录。早在2012年和2022年,中联重科分别发布2000吨级和24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均创下当时全球最大吨位纪录。而此次的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在延续“全球之最”的同时,再次突破技术极限。
这台最新、最大的“起重之王”,究竟凭什么成为大型风电施工的“最佳拍档”?
一是“吊得起”。风电吊装的最大挑战来自风机大型化带来的高度与重量双重门槛。中联重科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通过超长主臂与创新增强臂技术,实现最高190米高度、200吨以上吊重的整体起吊能力,轻松覆盖未来7MW及以上风机安装工况,形成技术冗余,为风电大型化预留升级空间。

▲中联重科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正在吊装
二是“转得快”。中联重科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是全球唯一可满足公路行驶标准的4000吨级起重机。整机采用22.5米长、3米宽的紧凑型底盘,不仅具备高通过性,能应对山地、丘陵等多样化地貌,还符合我国公路行驶标准,实现道路行驶,显著提高施工转场效率,降低跨区域作业的物流成本。同时快速拆装模式使组装场地需求减少40%,轻松应对山地风场,真正做到了“移动工地上的巨无霸”。
三是“用得稳”。中联重科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的智能控制系统如“智慧大脑”,通过主动柔性自适应纠偏和宽温域高精度控制,应对强风、-40°C至60°C温差等复杂环境,保持毫米级精准,就像200米长的“超级钓鱼竿”在高空稳如外科医生之手,一次对位成功,效率与安全兼得。整机还集成20余项原创技术,关键零部件全部国产化,保障设备稳定、可靠、安全。
▲中联重科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正在吊装
在风电“上山”的征途上,中国吊装设备正逐步从“能用”向“好用”转型。中联重科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不仅打破了吨位天花板,也在一次次高空作业中,展现出对吊装新场景的完美适应与重塑力。
大型风机轻松吊起来,背后是中联重科在超大吨位起重机多年技术沉淀的厚积薄发。而这台“超级全地面起重机”与风电施工的黄金组合,也正在重塑行业标准,成为大型风电建设的“最强拍档”。
近日,《工人日报》推出《智能化在企业》系列报道,全景解码企业智能化转型实践,追踪传统制造业通过智改数转破解生产痛点的新成效,聚焦新。
近日,洪林农业产业园种植仓储基地建设项目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正式开工。宣州区国资集团党委书记。
近日,中联重科紧凑型土方机械新品展暨海外合作伙伴大会系列活动在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盛大举行,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海外。
在现代化施工场景中,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始终是施工单位关注的重点。中联重科智能高机ZV28T高空作业车(蓝牌)树立新标杆。
近日,在摩洛哥某风电场项目关键检修作业中,三位来自中国的擎天巨人贡献出强劲力量。中联重科800吨履带起重机。
11月17日,刚果(金)战略储备总署署长塞尔热·穆伦巴·卡奇一行莅临中联智慧产业城考察交流,与中联重科副总裁卢青等企业相关负责人举行。
融心汇智 携手共赢与智者同行,与强者共进!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全国优质经销商招募持续进行中!我们以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及高端技术,为合作。
11月14日,由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启幕。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21号和第29号国家标准公告,由中联重科主导制定的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