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的车间里,奋斗从来不是抽象的词语。刀盘焊接的现场,热浪裹着焊花翻滚,班组把专注熔进焊缝,让钢坯在汗与火中蜕变为“钢牙利齿”。
本期《身边的奋斗者》,我们走进制造总厂铆焊车间,循着焊花,认识一些用热爱打磨精度的手艺人。
8月7日,立秋,午后的长沙,暑气稍减。
走进制造总厂铆焊车间,焊花与热浪交织。产线上,直径8.8米的盾构机刀盘,像一块被剖开的巨型钢坯,表面泛着冷硬的光泽,边缘留着切割的毛边。虽尚未成型,硬朗的立体轮廓在焊花闪烁中愈发凸显。
铆工的石笔在钢板上画出清晰线条,焊工的面罩随着弧光起起落落,零件逐一归位,正稳稳地拼出成型的模样。从零件组队到刀具铆装,再到焊缝成型,制造总厂刀盘一班、二班的铆工与焊工们,在±2毫米的公差里,把蒸腾的高温一点点凿进刀盘的筋骨。
放地样:给刀盘“定坐标”
在刀盘一班的作业平台上,铆工周淼正蹲在钢板上。他左手拿着平板电脑,点开图纸,屏幕上的线条尺寸密密麻麻,这是刀盘的“骨架图”。
他脚下的钢板上,用地轨拼出的十字线正对准中心点,这是“放地样”的关键一步,得把一两千个零件精准定位。
“再核下中心点偏差。”周淼抬头看向刘军,话音夹杂着车间的焊鸣声。搭档刘军正拉着粉线、地轨,拼出的十字线端点刚好对齐周淼标的刻度。
两人搭档多年,形成了不用多说的默契。周淼对着图纸标尺寸,刘军摆地轨、测距离,每画完一段就交叉互检,“他量完我再复核,差1毫米都得重画。”
刀盘的水平平面度必须锁死在±2毫米内,防变形是头号难题。周淼指着一块刀盘边缘块比划:“8.8米的刀盘,这个地方得‘留余量’。”只见他特意在中间位置标小6毫米,两头位置标大8毫米。
问及为何?周淼笑言,这样焊完收缩刚好达标,这是铆装数百台刀盘磨出的经验。“允许5个以内的对接点微调,但绝不能突破精度红线。”周淼握着石笔说。
午后的车间里,温度计指针一点点往上爬,周淼的工装早已湿透。他拧开身边的大水瓶,灌了口金银花茶。伏天生产,班组的大桶凉茶就放在不远处,藿香正气水在工具箱里摆得整整齐齐。
“干半小时就得歇5分钟,不然石笔都拿不稳。”他抹了把额角的汗,石笔在钢板上又落下一个精准的标记,“但这线歪不得,位置定不准,后面全白搭。”
装刀具:给刀盘“种牙齿”
产线另一端,刀盘二班铆工黄凡穿着防滑鞋,在刀盘上挪步。他手里的水平仪正对着刀座,屏气盯准刻度线。40多个刀座,是组装刀具的“牙床”,得像排队列似的齐整,水平公差同样卡在±2毫米内。
“先把刀盘主体打平,再用工装卡紧刀座。”黄凡每天开工第一件事,就是校工装的精度。每个刀盘得测8个点,内圈4个、外圈4个,每个点都得用水平仪反复校准。
最熬人的是刀盘内部的板材安装。半封闭的腔室里,温度高达60度,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黄凡系着安全带钻进去,手里的扳手在螺栓上转动,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落在钢板上瞬间蒸干。
“最多坚持20分钟,出来时工装能拧出半瓶水。”他抹了把脸,眼里却盯着水平仪的刻度没松。
说话间,黄凡完成水平度复校,他又蹲下身,加入打磨作业。作业平台上,班组4人正分区打磨焊疤。
黄凡拿着角磨机,砂轮片与钢板摩擦出火花,焊瘤被磨平的一刻,露出平整的金属光泽。“外观也得讲究,就像给刀盘做‘美容’,客户验收时看着美观。”作业间隙,他直了直身,工装后背的盐霜在灯光下泛着白。
熔焊缝:给刀盘“接筋骨”
刀盘一班的焊接工位上,焊工李勤的蓝色隔热阻燃服鼓着风。内置的2个小风扇正呼呼运转,压缩空气通过涡流管送遍全身。
李勤身上这件涡流管智能马甲,是铆焊班组的“降温神器”。充电宝能撑10小时,风力开4档时,全身通透凉风。可连续焊3小时,马甲里的管路就凝满水珠,顺着衣摆往下滴。
穿戴整齐后,李勤随即抬起焊枪,炽热的火焰裹着热浪,钢板片刻间已被预热到120度,烤得他脸颊发烫。
“钢板本身就烫,再加上弧光的热,体感得有60度。”李勤左手举着焊帽,右手的焊枪稳稳对准V形焊缝,电流表指针卡在220安培,电压定在23伏特,稳稳锁定。
这道挡板与侧板的立焊焊缝,最宽处有60厘米,得从下往上“爬”着焊。填充时,每层要比上一层多走一道,最宽的地方得焊七八道。
“电流大了烧穿钢板,小了焊不透根,就像给刀盘‘缝筋骨’,针脚得匀实,宽了窄了都不行。”护目镜后,焊光映亮李勤专注的眼神。
焊接这手艺,经验全在细处显。单道焊缝不能超18毫米,李勤每隔10分钟就停下来,用钢丝刷清掉焊枪喷嘴的焊渣,“堵了出气口,焊缝就容易有气孔,那都是隐患,得一次焊到位。”他亮起嗓门道。
“正午顶头热,就歇会儿;其他时候,手里的活儿不能松。”李勤摘焊帽时,额前的头发已被汗粘成一绺绺,“焊缝得饱满平直,这是刀盘往岩层里‘钻’的底气。”
夕阳西下时,厂区的灯光渐次亮起。
周淼画的地样线在光里泛着白痕,黄凡刚校完最后一个刀座,李勤焊完的缝还冒着余温。一块块巨型钢坯,在他们的手里从零件变成“钢牙利齿”。
“差一毫米,刀盘往地下钻时,就可能‘吃不住力’。”李勤用抹布擦着焊枪说。这些在±2毫米里较劲儿的人,把汗水浸在工装的盐霜里,让每一道焊口、每一个刀座、每一条标线,都带着专注的温度,在山河湖海深处,啃出一条路来。
伏天的车间里,奋斗从来不是抽象的词语。刀盘焊接的现场,热浪裹着焊花翻滚,班组把专注熔进焊缝,让钢坯在汗与火中蜕变为钢牙利齿。
,铁建重工召开好创意技能竞赛、青年职工五小成果表彰暨研发一线职工交流座谈会。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长江与汉江在地下的世纪交汇这场跨越江河的水脉相逢背后是钢铁巨无霸的硬核守护4台掘进机铁建重工为引江补汉工程量身锻造恰如身怀绝技的地。
近日,铁建重工与水发重工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道智能吊装一体机成功应用,标志着PCCP管道安装技术取得革命性突。
盛夏时节,循着机声穿梭厂房,橙黄色的钢结构件依次排开,火热生产与暑气交织。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A厂房。
7月29日,由中共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湖南省工信厅主办,共青团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湖南省工信厅直属机关委员会及共青。
科技兴邦,人才强企。为建设素质优良、专业突出、梯次衔接的技术专家队伍,培养科技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打造服务高地,铁建重工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正式启动运营。作为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入口,小程序专为铁建重工客户及合作伙伴打造。
7月28日,铁建重工召开2025年所属单位负责人研讨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
近日,铁建重工推出高原隧道绿色施工系列装备,该装备以 "零排放、超高效、全智能 "三大核心优势引领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