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仓储物流作为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关键一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智能管理的作业模式,成为众多企业亟待破解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力数智新仓以一场“货架革命”拉开序幕——全球首发搭载独家“一种双向伸缩的货叉结构”1.5吨窄通道堆垛机器人正式亮相,重新定义了智能仓储的可能性。
这款全新发布的窄通道堆垛机器人,实现了无需转向即可完成左右两侧货物叉取的操作方式,车身宽度即为通道宽度,真正做到了“直出直入、零转弯半径”。这意味着,在传统叉车难以施展的狭窄巷道中,它却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作业,最窄通道仅需1740mm,相较常规设备节省仓储面积近50%。这一突破不仅大幅提升了仓库的空间利用率,更为高密度存储场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其核心技术之一在于中力独家“一种双向伸缩的货叉结构”和“一种能够双向叉取货物的货叉架系统”。不同于传统前移式叉车必须原地调头或大范围回转才能对准货位,该机器人通过双侧同步伸缩叉臂,可在不改变车身方向的前提下完成双向取放操作。这不仅减少了每一次作业中的移动步骤,更显著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的作业频次和整体效率。
而在精准控制方面,系统融合激光雷达与视觉相机的多传感器定位技术,并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横向控制算法,实现了厘米级的行驶与停靠精度:直线运行时横向偏差不超过1厘米,目标点停靠误差同样控制在1厘米以内。即便是在高达13米的货架顶层进行高空取货,也能确保稳定、安全、准确无误。这种高精度定位能力,使机器人能够在极窄通道中长期稳定运行,彻底消除因定位漂移带来的碰撞风险。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台智能化搬运设备,更是整个数字仓储体系的核心数据节点。每一次物料移动都被实时采集并上传至DAS工厂数字化,从货物入库、上架、调拨到出库,全流程实现数据化追踪与可视化监控。管理者可通过系统随时掌握库存状态、设备位置及作业进度,真正实现“移动产生数据,数据驱动决策”的智慧管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DAS还集成了智能调度算法,能够根据货物时效性、运输路径、机器人实时位置等多维信息,动态规划最优搬运路线与储位分配方案,支持先进先出、按需供料等生产节拍匹配策略,全面提升仓储响应速度与协同效率。这种由智能算法驱动的全流程协同机制,标志着仓储作业从“自动化”向“数智化”的跃迁。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产品具备1500kg的载荷与最高13米的天花板级起升高度,既能满足重型工业物料的搬运需求,又适用于多层立体货架环境下的高频作业,展现出极强的场景适配能力。无论是制造业产线旁的“边界仓”,还是电商物流中心的密集存储区,皆可灵活部署,真正实现“一切可堆、无所不储”的仓储愿景。
此次新品发布,不仅是中力数智在工业车辆智能化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更体现了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在全球供应链不断追求精益化与柔性的趋势下,中力以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垄断,用中国智造回应时代命题。
可以预见,随着这类兼具空间效率、作业精度与数据穿透力的智能装备逐步普及,未来仓库将不再是静态的存储空间,而是动态、透明、可预测的数智新仓。而这场始于“货架”的革命,或将掀起整个仓储行业的结构性重塑。
当 AI 与工程机械 碰撞,会迸发怎样的施工新活力?近期,山推全球首发的战略产品 —— AI推土机,强势进驻山东两大重点工程,以智能化。
近日,在安徽某工地,山推混凝土搅拌站数字传感器控制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既精准破解了传统搅拌站的系列痛点,又带来了效率提升、质量升级和。
随着最后一钩精准落定,全场掌声雷动。9月13日,徐工杯中电建协第八届吊装技能竞赛圆满落幕!这是一场属于吊装人的巅峰对决。
在正在进行中的北京市国道G111汤河口至怀丰隧道(K153+600)52公里的薄层罩面养护工程中,戴纳派克SD2500CS PROTAC洒布摊铺机以一机双能的。
去年,山特维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新福利——全球的山特维克员工,无论性别、地区、家庭结构,在孩子出生(含收养)12个月内,均可享受为期14。
2025年9月26日,三一2米铣刨机武汉专场推介会成功举办。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吸引了50余名客户现场参与,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1500人。
近日,临工智科收到来自某建材行业龙头企业的感谢信,对其在智造园3号车间智能仓储系统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