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员组合形式
黄花公路养护管理站根据筑养路机械设备技术状况和机械化养护特点进行了人员组合。
该站原有6个小道班共有人员56人,建大站进行人员分流后,现有人员34人(2008年退休12人,现实有22人),设立小溪塔、张家口、棠垭、普天、宜鄢养护组,分别留1-3人,其余人员集中在中心站。
(1)组建专业机械班。主要配备运输车辆、压路机、沥青搅拌机、沥青摊铺机、路面清扫车、装载机等,按机械技术状况,配员6人,对人员定岗定责,操作所配备的机械。
(2)设立沥青材料搅拌组。以沥青砼拌合机为龙头机械,配备装载机、沥青加热罐等。在生产沥青料时,配员3人,主要是进行沥青料的生产加工。
(3)设立路面路容维护组。以原有道班房为基地,照顾家居原有道班房附近的职工,就地养护,配备割草机、油锯等。其职责是路面路容养护和绿化维护,路面保洁,桥梁涵洞的检查维护等。一般定岗2-3人/处。
(4)设立路面维修组。农用运输车与沥青砼拌合机配套,沥青路面开挖机械等实行统一管理、调配,根据生产情况安排使用,人员不足时在社会上雇请短期临时工配合工作。
(5)运料车辆。该站地处材料采购、运输都较方便之地,经过自养一辆车一名驾驶员经费核算与季节性外雇农用车养护运料对比,外雇车辆比自养车节约资金,故生产季节雇请运料车辆。
按照人员组合方案施行了机械和人员定岗、定责、定编制,在运行中体现出以下优越性:
(1)专业化养护是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的方向,组合实际上是养护组织形式的改革。在公路发展的现代,传统的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道班养护体制已难以承担养护重任。所以,实行纵向型专业化养护的雏型,适合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便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及按技术装备的生产能力去组织生产,能够满足高等级公路大流量、快速、高效、安全服务功能的要求。
(2)具有机动灵活性,提高工作效率。当路面病害一经出现,养护车即可现场作业,速度快,质量也有保证。经现场抽测,机械化修补坑槽人平
(3)及时有效地处置自然灾害,确保公路畅通。2008年11月,宜兴公路K32+500处山体塌方,道路交通完全中断,千余方岩石将公路完全封闭,公路路面沉陷
(4)保证了公路养护生产任务完成。该站2008年全年计划良等路里程112.208公里,实际完成112.208公里,无差等路。实际完成干支好路率71.6%,公路综合值达71.5%,其中干线好路率86.7%,公路综合值达76.8%,全面完成了公路养护生产任务。
3. 机械化养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提高养护效率。沥青路面养护机械化,实施一条龙作业,工效比人工提高2.3倍。并做到了路面出现坑槽能及时挖补,经常保持路面平整、清洁。结束了该站沥青路面坑槽冬季不能修补的历史。
(2) 保证养护质量。机械化养护作业,采用温控仪控制沥青和拌合料温度,以及运用新工艺可以防止沥青老化;机械拌合比人工拌合均匀,拌合料油石比控制准确,符合养护技术规范要求,保证了养护质量;养护车随车带“手扶式内振动电动碾压磙”,做到修补后碾压及时,并能保证修补坑槽的密实度、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3)改善养护工人卫生条件,减轻工人体力劳动,有利于职工健康。以前修补坑槽时沥青升温、拌和均采用人工操作,烟熏火烤,工人易沾沥青,易呼吸沥青油烟中毒。采用机械化养护后,工人省力,并避开烟熏火烤。
(4)改进公路养护服务质量。机械化养护施工作业,做到了公路畅通无阻。特别是公路部门“坑槽出现到修复不得超过三天”的社会承诺,公路坑槽及时修补,保持路面平整舒适,深受驾驶员和旅客的赞扬。
(5) 促进养护生产的成本降低。机械化养护实行定岗定员后,人员编制减少,减少管理人员开支;公路养护生产效率高、质量好,修补后使用周期长;特别是修补及时,避免病害扩大,可以减轻病害的损失,从而降低养护生产成本。
(6) 有利于强化管理,提高综合养护能力。机械化养护对机具实行集中管理,统一高度,对职工统一安排生产。使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人员集中还有利于学技术、学科学,使之成为掌握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职工队伍,以适应公路交通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7)有利于推进科学规范养护。在处理沥青路面病害中,按划线、锯型、开挖、涂油、夯实、碾压施工程序进行,规范了养护作业程序,实现了修补后的路面造型美观、边线整齐、顺适、平整、密实,修补坑槽合格率达95%以上。
(8)培育了职工公路养护新观念。始终把公路的畅、洁、绿、美作为公路养护作业的最终考核目标,做到勤养、精养和高标准养护,草坪绿化定期修剪,公路垃圾及时清除,做到路面平整、路容整洁、桥涵构造物完好、标号志齐全鲜明。
4、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1)该站的机械化养护只是初级阶段,现有的机具设施,仅能满足目前的养护需要.随着车流量增大,现有的设备远不能适应养护工作需要。特别是养护体制的改革,进入市场经济,建设专业养护队伍,更需配置新的养护机具,急需上级增加机械化养护设备的投入。
2.适应养护作业发展需要,开发多品种、适用性强的先进养护机械。目前水泥路面发展很快,养护机械的开发工作未能跟上,部份机械价格太高,养护经费承受不了。养护机械定型化、标准化、系列化还差得很远。
3.机械化养护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开展不足,特别机械化养护的操作规范、定额还不适应公路养护发展的需要,急待完善。
4.做好机型选择工作。实施机械化养护,必须因地制宜,调查研究后进行机型机种的确定,使其物尽其用。建议养护机械以小型为主,做到一机多用。这样资金投入少,收效快,才能加快机械化养护的发展进程。
5.要充分发挥出公路养护专业队伍的自身优势,重点培养和选用优秀的养护、机械技术人才,并确保人员相对稳定。
6.配备职工、各类人才要相对合理,明确划分公路维修和养护工作中各个单独工作职能,按照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流量,公路里程配齐养护职工,并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条件公开选拔“养护生产型、机械操作型、技术质量检测型、行政管理型”四类人才,其所占比例应为“4:4:1:
实现公路维修养护机械化对确保公路维修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文明生产,推进技术进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起着积极和推动作用,从而可确保公路畅通,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