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的商用车经营历史,让余盛经历了行业的高峰和低谷。余学忠对商用车行业的发展也有着深入的见解。“商用车差不多5年循环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里也就有一两年的市场,其余时间我们都是在守地。也就是说,每5年能抓住一个机会赚大钱,平常是靠服务支撑的。”近2年,除了投资环境的变化,对之前用户购置车辆的消化也是影响当前销售的原因之一。”这几年维修店不断增加,销售不断减少。“余学忠估计下一个机会会出现在2013年底到2014年,他现在已经要求团队从场地、人员、资金等方面作好一切准备,确保机会来临时不会错过。
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余学忠感悟到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只做两三个产业就可以了。我们整个企业发展都很简单,可以在某个品牌基础上去延伸发展,而不会新增太多枝节。现在我们的团队要集中精力把玉柴品牌维护好,在当地做好基本工作,让所有使用玉柴发动机的客户满意。”他经常要求团队多同玉柴人沟通,他认为玉柴人的实干精神和为人处事之道非常值得学习。
天和:与玉柴有渊源
“打虎亲兄弟”,四川达州的天和贸易公司就是相差4岁的两兄弟李祖和、李祖平做起来的,办事处的玉柴人分别叫他们“大李总”和“小李总”。哥俩很有意思,小李少言寡语、朴实憨厚,大李能说会道、十分热情,正好互补。天和很早做东风配件起家,2008年以后成立了东风4S店,如今已在当地处于领先地位。“大李总”李祖和的经历很是丰富,他是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早年在事业单位工作;90年代住房改革时,因为买不起一套4700多元的房子,李祖和一咬牙办了停薪留职,下海做东风配件生意。至今想起,他仍然感慨:”人生总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着你走。”
不过,如果不是这双“无形的手”,李祖和也不能得以和玉柴结缘。“最开始接触玉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90年代我们就卖配件。那时很单纯,做东风就只知道卖东风的配件,后来发现有个发动机不属于东风,那就是玉柴。”李祖和操着一口带劲的“川普”,“它的优点是耐用性好,当地用户非常喜欢。卖到后来,就做了玉柴专卖店。”2006年,经过玉柴公司在全国的统一培训,天和成立了玉柴专卖店;如今,天和在达州市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布局,每个角都有自己的门面。一直没变的是玉柴发动机的耐用性:“四川坑洼多,对发动机的耐用性是个很大的挑战。玉柴重机皮实、动力强劲,很适合山区道路条件不好的地方。”
与其他经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