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区坝光片区开建第三通道了。除12月30日集中开工的四个项目中,记者昨日从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获悉,作为连接大鹏新区鹏城片区与坝光片区的重要通道—鹏坝通道工程也已于日前正式开工,施工队已经进驻、路面清理工作正全面铺开,工程预计2018年完工通车。
全长7.85公里双向四车道
据介绍,鹏坝通道工程位于大鹏新区,起于盐坝高速公路坝光出口,向南以隧道形式穿越排牙山,终于银滩路。全路段道路全长7.85公里呈南北走向,其中道路全长约2220米,桥梁长度约2339米,隧道长度345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全线共设特长隧道1座(左线隧道长3445米,右线隧道长3465米),特大桥1座(长1370.2米),小桥5座(总长214米)。
排牙山隧道将是鹏坝通道工程中的重点施工项目。据了解,隧道采用独立双洞设计,单洞长约3.5公里,属特长隧道。而且每洞还设主车道两条、应急车道一条。从施工来看,隧道具有长度长、开挖断面大、围岩情况复杂、穿越多个断层以及地下水丰富等特点,是鹏坝通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鹏坝通道工程采取分段施工,先易后难。”昨日,深圳市交委建设中心项目人员向记者介绍,先行开工段位于起点鹏坝通道与规划环坝路交叉路口,主线全长1.2公里,终点将深入排牙山隧道大约970米深处。
他向记者表示,先行开工段主要包括路基228米、主线隧道1座(深约970米)和左转匝道隧道1座(长120米)、左转匝道桥1座。据了解,匝道桥全桥共3联,长261.93米,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斜腹板连续箱梁结构,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重点。
方便鹏城与坝光往来
银叶树、芭蕉林、长满绿草的滩涂,坝光的自然风吸引了众多喜欢户外活动的市民,周末前往大鹏、坝光等大鹏新区旅游观光、爬山远足的随处可见。
“鹏坝通道工程打通后,以后绿道骑行、徒步欣赏大鹏及坝光风景也更加方面了。”资深驴友、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李先生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前,盐坝高速没通,从鹏城片区到坝光片区需绕行鹏飞路、坪西公路和旧葵坝路,往往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虽然坝光风景迷人,但是道路异常难走。近年翻新了旧葵坝路,但也仍需要约50分钟,“鹏坝通道通车后10分钟可往来鹏城片区与坝光片区,对喜爱旅游的市民将是一个重要的利好。”
张先生在深圳工作超过20年,喜爱旅游的他踏遍鹏城各个角落。“鹏坝通道将从出行安全和出行便利上解决两大难题。”由于父母在大鹏新区定居,张春元也经常往返市区与大鹏新区之间,对大鹏路道等变化情况十分熟悉。他告诉记者,每年夏天东部旅游车多人挤,道路资源严重匮乏。“前往大鹏和南澳市民方向各异,但都需要从盐坝高速葵涌出口出来,造成路口交通异常拥挤。”张先生表示,鹏坝通道通车后,不管是本地还是异地来的游客都可以进行很好的分流。
助推深圳国际生物谷建设
“夏天一到周末都不敢出门,运送货物也十分不便。”较场尾一家客栈的老板周先生向记者表示,虽然周末是生意的旺季,但是交通持续拥堵会降低游客的吸引力。记者采访发现,更多不便的还有生活在大亚湾核电站的数万居民。
而鹏坝通道将改善这一现状。据了解,鹏坝通道终点位于银滩路,与大亚湾核电站十分接近,鹏坝通道开通后将极大方便大亚湾居民的出入,成为核电站建设及运营期间的必要应急疏散通道。
“此外,坝光的受益也更为直接。”深圳市交委建设中心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坝光片区只有两条对外联系通道:盐坝高速公路和旧葵坝路,其中旧葵坝路弯多、坡陡、路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而通行盐坝高速公路则需要缴纳过路费,且便利性较差。
记者采访获悉,坝光是深圳国际生物谷的核心启动区,也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向生态、生命、生物科技和产业与城市相融合的世界级滨海旅游区迈进,推动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而鹏坝通道将对加快国际生物谷的建设进度,提高核电区域应急疏散能力,推动大鹏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介绍
南坪快速三期使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
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将南坪三期建成一条“安全、经济、生态、美观”的生态大道,施工单位计划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项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
雨水低冲击技术应用(集水池、集水池剖面、路断面)
综合南坪三期绿色生态理念,在中山立交设置试验段:利用地下储水容积的调蓄缓冲能力,降低道路开发后的综合径流系数;结合立交绿化设置雨水收集、处理、利用(绿化、景观水)系统,形成生态景观节点。
透水性生态混凝土路面
南坪三期全线新建人行道采用了绿色生态的“透水性生态混凝土路面”。此种路面结构具以下优点:1.高透水性;2.高承载力;3.易维护性;4.抗冻融性;5.耐用性;6.高散热性。
桥梁采用了多弦杆组合梁桥(桥结构)和无伸缩缝梁桥(无伸缩缝)等新技术
南坪三期线位穿过马峦山郊野公园和二级水源保护区,在综合考虑施工方案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大山陂1号桥采用了低碳环保的“多弦杆组合梁桥”新结构,无支架施工,施工速度快,环境破坏小,与周边景观协调。
南坪三期尝试在马峦立交中马峦跨线桥采用“无伸缩缝梁桥”,已达到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减少养护工作量和费用等目的。
隧道内采用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技术
项目在大山陂段三个隧道内部采用了“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技术”,降低生产能耗,与HMA相比节约30%;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施工人员健康的损害,同时能够提高隧道路面的阻燃性能,提高隧道路面运营的安全性。
生态混凝土护坡
生态混凝土护坡是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特殊结构实现固土护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营造自然景观等功能的一种新型绿色生态型护坡技术。南坪三期工程中拟用于高边坡格构内的岩质坡面防护。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在固土护坡的同时能够进行绿化植生,解决传统护坡在环境和生态问题方面的缺陷,体现出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营造城市景观等突出的优点。
LED光衰预补偿技术
南坪三期采用LED光衰预补偿系统,减少路灯初始点亮功率,从而减少安装初期的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通过实时检测路灯及环境状况,实现智能调光、按需照明,减少能源浪费。(本文来自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