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黄聪在微信朋友圈开玩笑说:“马上就要大阅兵了,大家一定得多读点书,看到阅兵时多用点震撼、壮观、威武等形容词,以免到时只会说哇塞、牛逼、好看......”。这位讲着一口广东普通话70后吊装老板,为人风趣而低调。
从普通的营销人员成长为圈内的“大人物”,黄聪用自己的热爱、专注、勤勉,在吊装圈扎根,业务越做广,朋友越来越多,在圈内名气也越来越响,被大家誉为“吊装圈里的诗人”。他的诗里,描绘了对祖国的热忱,对行业的热爱,对吊装风景的赞美。
“号声从寒冬的树丫沉入冬天的根部
吊装人把黄昏踩得七上八下
把住一把灵性的高空作业
在瘦如骨头的桁架臂上吊起月亮
钢铁般的气息却浸润着水一般的柔情”
黄聪的诗句中,有描绘风电吊装的壮美。2016年,黄聪购入了SCC1020,加大在风电安装领域的发展。“1020投资回报率最高,刚开始月租110万,现在也是90万左右,这让我公司经营状况不断优化,也不断占领市场份额。我们也是第一家用1020吊装100米高的风机的公司。”
在行业内,黄聪被大家称为“诗人”,并不仅是因为他不仅出版过诗集,发表过文章,更因为他懂得化巧劲为脑力,从未停止学习的步伐,将“粗人”变成了有知识、有才学、有情怀的“才人”。他说:“在我看来,现在吊装早就不是以前工地上的硬汉形象了,现在的吊装人很多人都有高学历,吊装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
“做诗人和干吊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被问及这个问题的黄聪颇有意味的回答:“我觉得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做人和做事,无论做哪个行业,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首先要把人做好,然后要认真、执着,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八月流金,秋意初起。经过春的播种,夏的浇灌,泵路事业部运营平台的精益之树已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暑气蒸腾,盛夏已至,在物流、港口、钢铁、冶金等高温作业场景中,电动叉车普遍面临严峻挑战:电机和电控系统因长时间高温运行易引发过热保。
7月29日-30日,三一重卡召开电动化供应商服务大会,携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绿控传动、朗高电机、汇川电控、三环车桥、方盛车桥。
7月30日至8月2日,三一集团2025年电智产品和绿色成套设备规划评审及重工研发半年度会议在张家界琵琶溪宾馆成功举办。
储能行业规模加速扩张,三一作为最早为储能集装箱定制吊装方案的企业,凭借高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高舒适成为储能行业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