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柳工集团下属广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拓公司”)与广西科技商贸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开发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工业机器人(锚板)自动化生产线正式交付并投产运行。作为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黑科技”示范线,它的投产既为企业提升了生产效率,在减少用工成本的同时带来生产效益;还能为学校师生提供实训机会,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这是智拓公司在一季度“双战役”下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智拓公司近两年来快速发展、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智能制造“黑科技”助力企业提升效益
今年一季度,柳工整体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由智拓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锚板)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化“黑科技”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奏响了智能制造“战役”交响曲。
在挖掘机动臂焊接自动生产线上,分体式RGV搭载全自动液压升降系统,通过光电控制装置可自动识别工件,实现自动上下料,每班只需3名焊工进行操作、巡检,用工数较原来降低了75%,生产效率提升了20%。
此外,挖掘机动臂斗杆喷涂自动生产线、装载机铲斗焊接自动生产线上,各种机器人系统正在各条生产线上有序运转。在相同产能下,每班人员仅需2人,人员减少12人,场地减少一半,物料流转次数减少3倍。
“智能制造是当前国家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从单位面积产生、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人工操作无法比拟的优势。”智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庆权表示,尤其在疫情期间,智能化生产不仅大大降低了用工短缺的影响,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员工交叉感染。
目前,智拓公司主打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集成系统和智能物流设备。“通过我们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几个工作单元连接在一起,未来会形成点线面整体智能化工厂模式。”周庆权高兴地给我们描绘公司未来的发展。
厚积薄发推动柳工“全面智能化”战略发展
智拓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柳工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的“主引擎”,同时肩负着柳工“二次创业”的使命与重担,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持。
2019年,智拓公司打了个“漂亮仗”——实现销售收入同比约翻三番,并发布3款重载AGV(智能物流机器人),其中最大载荷的重量达到10吨,是广西自治区企业生产的第一台可以在户外条件下运行的10吨级重载AGV,迈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关键一步。同时,柳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也为智拓公司提供了更专业的平台,使品牌效应大幅提升。
斐然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柳工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全面智能化”的战略目标。据周庆权介绍,柳工涉足智能制造业务较早,经过长达5年的市场调研和实践摸索后成立法人公司,确立了以“创业”为主题的工作目标及关键举措。在依托于柳工内部需求的基础上,智拓公司积极拓展外部行业和市场,开放合作,用市场换取能力。
一直以来,智拓公司视核心技术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并持续与上海交通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向业内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如今这个仅有82人的公司有一半都是技术人员,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占68%以上。
2020年是智拓公司的转折之年,智拓公司将从自主开展项目研发、加大对AGV的市场营销和技术改进以及细分行业和市场三大方面推进,力促公司从“培育”阶段升级到“成长”阶段,这也意味着柳工智能制造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按照公司既定举措稳步推进,相信我们一定能实现蜕变!”周庆权对智拓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许昌XUCHANG作为中原粮仓和三国文化名城许昌亟需高效交通支撑现代农业与文旅融合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与周边县区的快速互联有效衔接京港澳沿洛。
柳工T系列大吨位装载机在全国多地热销交付,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精准的工况适配能力,成为港口、露天矿山、煤炭、铁路运输等重载工况领域的。
成功中标 近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某头部港机重装制造央企的35台汽车起重机项目。
8月7日以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水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城关镇、马坡乡等多地深陷洪水围困,道路、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受。
巴西,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迎来基建升级的新浪潮。柳工路机凭借对市场的深刻洞察与领先技术,成功将全新一代506E摊铺机导入巴西市场。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智能化转型的先行者,柳工路机凭借自主研发的 "智能压实系统+无人驾驶压路机 "技术组合,成功助力天陇铁路项目攻克路基。
在盛夏生产攻坚的热潮中,柳工产业链协同再传捷报,桩工设备迎来突破性进展:截至7月31日,由柳工常州公司自主研发的22-26吨米桩工机械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