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到2020年,徐工77年风雨兼程。
从抗战初期修锁匠、箍桶匠随军修械的“草台班”,到抗战关键期既能抢制炮弹、又能上阵杀敌的“正规军”,再到如今专耕主业的“一根筋”、矢志峰顶的“攀登者”。77年来,摸着石头过河的抗战前辈和徐工后人,双手接过多少鲜花和荣耀,双脚必定趟过多倍于此的险滩和暗礁。
首发老5吨、创世K系列,攻关全地面,变革G一代,抢冠千吨级......站在77周年新起点往回看,徐工起重机研发制造之路跌宕起伏,激流不断,每一次试验成功后的欣喜世人皆知,而每一次试验失败过后再爬起来的艰辛,想必只有亲历其中的人最清楚。
1963年、2000年、2002年、2016年、2019年......这些都是徐工人深刻脑海的时间轴,如果我们将它像电子地图般不断的放大、放大,每个重要时间点之间,无数奋斗和前行的身影,才会愈加清晰。
一个身影,一段故事,一份力量,汇聚成驱动徐工人砥砺奋进的精神起源。在这个特殊时点,数十位徐工重要发展节点的参与者,从古稀老人到砥柱中年,再到而立青年,作为“有声的重型厂志,行走的企业展厅”,他们坚毅的眼神,铿锵的讲述,将那段历史变得异常生动、鲜明、激昂,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亲历者视角讲述徐工大事件
看完这一段亲历者的自述,你会发现,在这里父辈、子辈、孙辈甘愿独守一个工位;在这里姑娘们不爱红衣裳,更爱这一身蓝工装;在这里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根植于鲁南第八兵工厂的这种精神特质,徐工在红色土壤中孕育出了“对党忠诚,为国争光”的根与魂。也正是传承自诞生之初的每一滴血液,激励着我们掀开一页页图强奋进的篇章。
李宗久至今珍藏有十几本泛黄的笔记,每页都密密麻麻写满了起重机调试的各类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各类手绘液压、电气原理图
特别的日子,我们要向这些父亲们致敬!老一辈徐工人,宿舍与厂,一墙之隔,翻出了墙就到家,过了墙就进厂。那些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脑袋里想的全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造出实实在在能用的起重机,白天在厂里处理不完的难题,晚上想办法带回家做。“为了集体,为了国家”如此简单而纯粹的思想熏陶下,全家齐心,共谋一事,在当时的徐工再正常不过了。
76岁高龄的李宗久,调试过老5吨,全程参与过首台液压16吨起重机的试制,是老一辈徐工人的代表,其家庭更是无数徐工家庭的典型,他和他的一双儿女完整经历了徐工的四代产品:机械老5吨、液压起重机、K系列、G一代。
这两张跨越近40年的照片每每看到,都让人感慨万千:多年前,李宗久带着年幼的李戈和李戈姐姐,在十六吨起重机前合影留念;现在,当他们站在一千二百吨的起重机前再次按下快门时,就已是历史性的跨越,对中国制造业和整个家族来讲,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价值。而其儿子、徐工重型大吨位起重机调试技能工艺师、央视《挑战不可能》主操作李戈所承担着的,不仅是父亲事业的延续,更是在这场父子接力中锻造的"大国重器之梦"。
特别的日子,我们要向这些母亲们致敬!重型机械行业,可不仅是铁血男儿的战场,在这里,纤肩也能扛起千斤担,女工也能撑起了半边天。在与冰冷钢铁交锋的徐工女将中,有高级工程师,也有普通技工。她们勤劳勇敢,她们技术卓越,她们心思缜密,她们态度严谨。在与团队的默契合作中,她们勇敢而不失细腻。在与国际友人的同台竞技中,她们巾帼不让须眉。
上图是即将迎来退休的马凤玲大姐,肉眼难见的螺丝钉马大姐心思如发,数十斤的辅助阀,马大姐拎起来健步如飞,30年“蜗居”装配车间,一双饱经风霜的手装出了QY16,也抚摸过XCA1600,高超的技能加之妈妈般亲切的教导,一班又一班年轻的姑娘小伙在她的带领下迅速成长。
特别的日子,我们要向这些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徐工起重机事业的人们致敬!在徐工,虽然身着统一的蓝工装,但头顶的虚发,眼角的细纹,凛冽的步伐,一站定,一说话,藏不住的“大拿”气质,工作时候的徐工人似乎要比便装时更好辨认,因为他们有着极具个人特色的工作习惯,以及因为习惯而喜提的各式各样的绰号 “赵三遍” 、“三查理士”、 “程序猿老丁”、 “Good Luck先生”......曾经的青葱少年,如今一代代研发、生产、制造人,从当初的手绘图纸到如今完备的可靠性保障体系,他们将徐工的“匠心”代代传承。
今天,当我们再次为“中国速度”和“中国智造”而感慨时,不能忽视的是,这个数字的背后,源自徐工起重对于致力于成为应用领域专家的初心坚守以及一如初心的持续探索和深耕。
历史是一个慷慨的宝库,后来者均能从中找到向内生长的营养和向外发展的动力。徐工走过77年的历史,越是望向历史深处,积蓄的力量越是让我们坚定,使命担当,蹄疾步稳,此刻的徐工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珠峰之巅,接近无数人前赴后继的终极梦想——百年徐工!
在京港澳高速改扩建项目中为何业主和施工单位坚定选择徐工智慧施工集群?这篇文章从施工成果的数据为您一一解析更精准成果碾压传统方案,一。
快看,和爸爸工地上一样的铲车斗子好大,像机械巨兽张开巨口8月7日,徐工装载机联合全国经销商举办的亲子工业游活动迎来了山西的近20组客户。
当泛黄的老照片映出第一台机床的轮廓当庆典的彩带飘过五十载寒来暑往那些被时光珍藏的片段在此刻徐徐展开……珍藏五十年把员工冷暖时刻挂心。
8月8日,《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编纂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京举行。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企业代表,徐工集团应邀出席。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正式公示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徐工以3项首台(套)装备12项两新技术产品的亮眼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创。
当泛黄的老照片映出第一台机床的轮廓当庆典的彩带飘过五十载寒来暑往那些被时光珍藏的片段在此刻徐徐展开……看见五十年从传统制造到全自动。
西北某公路的修复施工场地上两台徐工防撞缓冲车成为清晨的焦点它们稳稳扎在对向车道,徐工金车身在周遭环境中格外显眼,警示灯不知疲倦地闪。
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徐工电动正面吊就是我们绿色转型的‘零碳引擎’!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某国际陆港枢纽,新交付的徐工X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