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山河智能最大旋挖钻机SWDM600在菲律宾跨海大桥建设项目基地完成组装,亮相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一带一路”朋友圈,并即将投入使用。

据了解,这款出口菲律宾的超级装备是山河智能“先导式”创新理念结出的又一硕果,用于超深、超大、超硬桩基础钻孔施工,最大成孔直径3.5米,最大成孔深度145米,其在拆装运输便捷性、入岩钻进稳定性、作业过程智能化等方面拥有多项独创创新技术。
那么,它是如何一路跋山涉水来到菲律宾,并进行精彩亮相的呢?
时间回溯到6月11日,SWDM600旋挖钻机从长沙山河工业城发出,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漂洋过海,于7月20日到达菲律宾马尼拉。
此时正值菲律宾雨季,连日来的高温暴雨阻碍了设备的装机进程。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马尼拉即将进行第三次封城,形势严峻,工期紧张。

为保障这款超大型装备按时“到岗”,山河智能国际售后服务部迅速成立工作组,建立沟通群,技术中心、售后技术支持、品管、调试、生产等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大力支持,对于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与解答与帮助。
7月28日,山河智能售后服务团队前往现场查看设备情况,在保证零部件完好齐全的前提下,计划雨停之后迅速进行装机。
8月3日,在售后服务工程师的指导下,装机团队开始装机工作,经过短短6天的奋战,SWDM600旋挖钻机再次“站立”在众人面前。

“突降大雨,工人们就随即找个地方躲雨,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雨季的工作节奏。另外,我们还让客户一起参与维修和组装,了解操作公司设备,严格按保养节点执行,故障就很少发生,不仅为客户创造价值,也为公司在当地市场树立了好的口碑。”售后服务工程师刘文瀚坦言,他已经快600天没有回国了,自来到菲律宾以后,他便承担起了旋挖、吊车、静力压桩机、轮挖、滑移装载机、挖掘机等新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换件、技术支持、代理商培训等工作。
据介绍,与以往安装的旋挖钻机不同,这款SWDM600旋挖钻机整机前倾,底架配备了四根支腿油缸,配置了黄油集中润滑系统,钻桅直接通过两根超长的桅杆油缸立桅。对于安装工人来说,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增长见识的一个契机。
接下来,山河智能将一如既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先导式创先理念,在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方面持续突破,努力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不断推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工程装备产品。
延伸阅读之技术亮点
1.解决长距离运输难题
SWDM600 旋挖钻机借助巧妙的机构装置,研发自装自卸式履带底盘,庞大的上下车可实现快速分离和组装;机器转运时,不用大型起重机辅助,通过底盘伸缩支腿机构就可方便实现自主装车,减少超大型设备转场时间和费用的同时,也解决了超大设备运输时超宽、超重、超高的难题。
2.解决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难题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多变,工况复杂,安全始终是施工环节的底线。SWDM600旋挖钻机凭借其独有的研发——回转制动装置与控制技术。独创的稳定装置让上车与下车连成一体,不但有效增强了钻孔的稳定性,还防止了钻孔过程剧烈的振动对回转机构的损伤,有效解决了机器在大扭矩和复杂地层施工时,回转冲击大导致的机器稳定性差、施工质量低的问题。在安全保障方面,通过多方位摄像头,提供360度全视野监控,配合声光报警、急停按钮,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
3.施工效率升级,功能多样适应多种工作环境
为增加施工效率,功能多样化,SWDM600根据超大型号旋挖钻机施工和管理特点,具备了多档钻进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层、桩径选择不同档位,提高施工效率。它的主卷扬提升力大、加压行程长,可一机多用于下大直径长护筒,还配置集中润滑系统,日常保养简单便捷,省时省力。
今天,当全民的目光聚焦于购物车有一批硬核产品也已上架完毕准备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实力它们是开山辟岭为时代工程打通筋骨的超级力量它们。
一场跨越山河的守护,一次面向客户的承诺,盈峰环境第23届全国服务万里行自7月30日启动,历时数月,足迹遍布全国301座城市,这支服务铁军跨。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山河智能硬核实力集中绽放的时刻在这个充满干劲的月份里一系列明星产品火力全开以卓越性能与创新科技赢得关注让。
日前,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现场,山河智能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联合发布全新研制的T138柔性自适应双动力头车载钻机。
10月28日上午,长沙海关关长、党委书记顾炯率队到山河智能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关企合作。
10月23日至25日,以互融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10月24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叶芳率调研组来到山河智能,围绕应急领域装备研发实力、生产保障能力及实战适配情况开展专项调研。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迎来通车七周年。这项跨越伶仃洋的超级工程,七年来不仅促进粤港澳三地快速融合,经济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