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河智能下阶段加速发展载体之一
山河工业城三期项目
自2020年底开工建设以来
进展如何?
融入了智能元素的工程机械生产厂房
又有何夺目亮点?
跟着小编到现场一探究竟吧

山河工业城三期项目采取“分步建设分步投产”策略建设。目前所有厂房钢结构已安装完成,部分产线已进入调试阶段。

其中,围绕挖掘机动臂和斗杆这两个关键零部件的5条智能化产线(智能化焊接产线、机械加工产线、粉末和水性漆绿色涂装产线)也已建成,后续将陆续实现投产。
一走进智能化产线,小编都忍不住大呼“YYDS”!
正在调试的产线中,智能化设备林立,物料在自动化、无人化产线上的流动也让人倍感震撼。

在产线的前端,停放着几台拥有很多小支架的设备——模块化液压工装设备。这台设备,可适应不同产品的需要,实现多个机型的模块化、柔性液压工装。在这里,像小朋友拼积木一样,一块块切板件被拼接成箱体结构,并完成点焊定位,为后续生产打下精准触点。
经过铆焊后的箱体设备,被传送到有着灵活手臂的焊接机器人处。这些机器人熟练掌握上下料、定位焊接等多种工艺。
在电焊机器人处,最佳拍档变位机将斗杆缓缓翻转,完美配合机械手臂开展焊接工作,电光火石之间,一架斗杆就被初步焊接完成了。
之后,RGV小车(有轨穿梭小车)将在这条自动化、无人化产线中扮演重要的“智慧搬运工”角色。
在智能化产线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实体的展示,其背后,却拥有着强大的智能技术支撑。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山河智能围绕高端工程装备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企业提质增效和战略转型需求,重点建设了产品自动化生产线与数字化车间,其中融合应用了数字孪生、焊缝激光识别、RGV等技术。
据悉,通过智能化产线的应用,生产中型挖掘机的年产能相较以往能提升6倍;一台挖掘机生产下线周期能缩短50%;相对于原来传统的加工制作方式,人员数量可减少50%;生产一个结构件,从耗时2小时,缩减到24分钟。
这些智能化元素的优势是什么呢?
据了解,山河智能通过工业物联网与数据采集系统,集成数字化设计等一体化企业数字化平台,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产线数字化仿真设计、生产数据实时监控、智能化生产质量管控、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虚/实融合联动,构建全价值链“智慧化”管理,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快速高质、计划精准调度、资源动态配置、制造柔性高效、质量一致可靠、安全实时可控、能源绿色低耗、供应链共赢共创。
号角吹响,山河工业城三期项目建设的进度还在不断加速,预计将于今年底全面投产,可年产中大型挖掘机11760台,凿岩设备1200台,高空作业设备26000台,锂电池负极材料3000吨,创造产值不低于50亿元/年,就业岗位不少于1000个。
看完山河智能三期项目中的智能化产线
是不是对智能制造的表现无比期待?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的蓬勃新发展
今天,当全民的目光聚焦于购物车有一批硬核产品也已上架完毕准备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实力它们是开山辟岭为时代工程打通筋骨的超级力量它们。
一场跨越山河的守护,一次面向客户的承诺,盈峰环境第23届全国服务万里行自7月30日启动,历时数月,足迹遍布全国301座城市,这支服务铁军跨。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山河智能硬核实力集中绽放的时刻在这个充满干劲的月份里一系列明星产品火力全开以卓越性能与创新科技赢得关注让。
日前,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现场,山河智能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联合发布全新研制的T138柔性自适应双动力头车载钻机。
10月28日上午,长沙海关关长、党委书记顾炯率队到山河智能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关企合作。
10月23日至25日,以互融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10月24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叶芳率调研组来到山河智能,围绕应急领域装备研发实力、生产保障能力及实战适配情况开展专项调研。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迎来通车七周年。这项跨越伶仃洋的超级工程,七年来不仅促进粤港澳三地快速融合,经济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