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品,智慧工厂
......
不止于研发、制造、生产端
徐工数字化探索的触角
不断向全场景施工领域延展
近日
徐工推出吊装设备运营管理平台
这代表工程机械行业
在工地智能化管理方向
迈出里程碑意义的坚实一步
智慧工地,真的要来了!
多年潜心研发,织密管理“神经”
长期以来,工程施工项目面临设备运行监管难、项目情况监管难、安全作业监管难等“管理痛点”。
作为全球三分之一起重机设备制造商,徐工紧跟国家重点工程、重大装备的前沿趋势,数年前就针对智慧工地解决方案展开深度研发。
聚焦石化、城建、桥梁等集群施工场景,徐工导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AI人工智能、BIM模型、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形成了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在行业内率先投入使用,实现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管理由粗放向精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为项目安全保驾护航。
徐工吊装设备运营管理平台的导入,让“云监工”成为常态。简约明了的远程控制大屏,精准勾勒出项目主体的“脉络筋骨”,实时视频和数据不断更新,工地如同长出“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全景、听得见声音、“嗅”得到隐患,真正实现“耳聪目明”。
万条数据采集,武装智慧“大脑”
不管多大规模的工程、多少品类的设备、多严的管理规范......在导入吊装设备运营管理平台后,在建工程犹如头顶“金钟罩”:
整个工程项目中数百甚至上千台不同类型、不同品牌、不同年限设备的运行状况被实时掌控,控制中心大屏也可实时调取每台设备状态,如施工位置、开工情况、详细的作业数据。
比如,聚焦项目施工作业零伤亡的管理目标,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的设备运营安全管理系统,实现施工设备运行数据采集1000余项,在设备超载、防碰撞、防侧翻等数据分析模型上发力,超载预警精度进一步提升,预警覆盖率100%,防侧翻预警精度升级至98%以上。
除此之外,在设备健康管理方面,系统主动推送保养提醒和故障预警给车主,降低设备故障率50%以上。利用AI生物识别、神经网络算法、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作业设备周围360°、30米距离生物识别实时预警,竖起守护安全的屏障。
数字化技术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由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犹如箭在弦上,徐工紧抓新科技带来的时代机遇,以需求为导向,打通研发、制造、生产、应用全链条数字化通道,赋能中国吊装、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更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大会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BICES 2025 开展首日专为解决新能源工程装备 补能难 而来的徐工HDS6000EV 纯电动移动换电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针对新能源工程装备补。
近日,徐工起重智能制造基地内再度迎来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发运时刻。数列板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重大清洁能源项目。
近日,厦门补水工程攻坚正酣徐工XZ1600F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强劲、钻进精准单根钻杆施工仅需3分钟,日均进尺超百米以高效、稳定成为项目推进的。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万里奔赴,因客户需求而启60座城市,3000台设备徐工走访团队怀揣着对客户的承诺与责任以定制维保+专项培训+运营优化组合拳护航环卫机械平稳。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