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等中央主要报纸转载了新华社文章《“软”技术革新“硬”制造——湖南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化转型一线见闻》,其中以中联重科为典型案例,对外介绍湖南工程机械行业积极推进智能化转型的成果。以下是文章节选。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
在位于湖南长沙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备料车间内,智能切割机正加紧作业,激光与钢板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展现着工程机械行业的“硬核”气质,而这背后有一股智能化的力量尤为引人瞩目。
近年来,在工程机械制造大省湖南,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化转型,用“软”技术加速“硬”制造的革新,让人们印象中笨重的工程机械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联重科智能制造中心负责人奉华说,工程机械零件种类多样,如何对每一块钢板合理切割、减少材料浪费是关键。为此,中联重科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开始研发相关算法技术。2022年,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超级排料人工智能算法正式投入使用。
“以前一块钢板可能只是用于一个生产计划的零件生产,现在依托算法可以实现‘一板多用’,做到生产计划和材料利用率的最佳平衡。”奉华告诉记者,在计划排产时,算法会自动分析客户计划需求所对应的钢板的最优规格和数量,将多客户、多机型的生产计划进行合理排产,提升生产效能。
据了解,中联重科通过研发超级排料人工智能算法等多项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材料利用率比同行业平均水平提升15%、年节约成本20%以上、年减少碳排放逾6万吨的效益。
(据新华社长沙1月6日电 记者余春生)
9月28日,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之际,以四海同心 奋斗同行为主题的中联重科成立33周年庆祝活动在中联重科全球各大园区盛大举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全国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拟入选名单,由中联重科旗下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联合体成功。
近日,第十六届工程机械品牌盛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揭晓了2025年度工程机械明星产品荣誉榜单,中联重科共有8款产品入选,产品数量位列行。
9月23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内人头攒动,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在这里盛大开幕。
9月22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副总裁吴健辉率队到访中联重科,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及矿山机械国内营销。
在吊装作业领域,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效率则是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复杂工况下的方案规划,还是精准细致的图纸绘制,还是作业前的风险排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5年9月1日,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历经70年的发展,如今的长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