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500人不到的小渔村,到一个拥有7万个工作岗位的世界第五大石化产业基地,渔山岛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建设者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来自河南的张波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参与见证了渔山岛从无到有的巨变,还让曾经的同学再次走到了一次。
张波介绍:“我2005年高中毕业,跑到江苏,在饭店里面做过服务员,也在电子厂里面上过班,还做过货车司机,反正什么挣钱就做什么。当时我跟一个高中同学聊天,他说舟山这边前景比较好,叫我过去,我就去了,跟着他慢慢做起了吊装。当时其实并不看好这个行业,但真的用心去做了,就慢慢爱上了这个行业。”
2015年 ,渔山岛石化基地项目来临时,张波积极参与其中:“第一次登岛的时候,生活条件是比较苦的,基本情况就是喝水要拉、用电要发、通讯要吼,手机只有一点点微弱的信号。当时岛刚刚填出来,路面上到处都是石子。”但窘迫的工作环境丝毫没有让他退缩。
进入渔山岛后,项目全面开花,吊装设备和作业人员的需求源源不断,以认真的工作态度而闻名的张波,业务应接不暇。于是,在增加设备的同时,他也不断在老家号召自己的高中同学来到这里一起发展。
跟着张波来到渔山岛的老同学们,现在成了公司各个发展区域的项目负责人,除了渔山岛,还有宁波、台州、山东龙口等地。
张波说:“外面都是单纯的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我们这一帮子人,既是工作关系也是同学和兄弟。好在大家的准则都非常一致,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说,上班的时候一是一二是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有任务就要完成,完不成就要扛责任,下了班以后大家就是兄弟,怎么着都行。”
“我们这些同学,现在有80%都在舟山这边买了房子,把老婆孩子也接过来了。不久前,我们还把十几个人的父母聚在一块安排了一次旅游。我想要大家都在一起,在自己喜欢的平台上,制定一个目标,所有人都为之去努力,去干、去冲,这不正是奋斗吗?”
岁月不只是一段时光,还可以是一群人共同筑成的梦,5年,渔山岛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为世界第五大石化产业基地。张波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人,成长为一个敢想敢干的创业者。而他带来的那些老同学们,也与他一起在这个新的城市扎下了根。
近日,三一工车在西藏林芝举行"三一电动自卸车交付仪式",正式将专为项目特殊需求设计的电动自卸车交付客户使用。
兄弟们!开小微挖的苦谁懂啊?但!是!救星来了三一SY20C微挖带着空调房向我们驶来了!这波升级直接让干活将就跨越到施工享受小机身 大享。
当最后一组面试者走出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时,园区灯光已次第亮起。9月27日,200余名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奋斗者,正青春。9月26日,三一集团职工体育联赛迎来重要赛事节点,备受期待的职工拔河比赛正式启动,18支来自集团各事业部、职能总部。
9月24日,三一集团与西藏建工建材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进一步强化合作伙伴关系、深化扩大合作领域展开务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