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技术的突破与超越,一个产业的升级与引领,需要敢于面壁、碰壁,执着于破壁的追光者。地下工程装备行业就是如此。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刘飞香是我国系统性研究地下工程装备并推动产业实现自主化、产业化的开拓者,他长期奋战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突破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竖井与斜井掘进机、钻爆与非爆破隧道智能装备、盾构机与TBM等大国重器,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百余项重大工程需求,并批量出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贯通隧道(洞/井)数千公里。
针对能源、核工业等领域重大工程需求,刘飞香主持突破了竖向与斜向全断面掘进高效破岩、向上出渣、位姿控制等系列国际技术难题,研发了全球最大直径23米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全球首台螺旋斜井掘进机“北山一号”、全球首台可变径大爬坡(≥50°)斜井掘进机“天岳号”等首台套竖井/斜井掘进机,促使我国竖井与斜井掘进机整体技术领先全球。
针对水利工程、穿江跨海隧道等工程建设需求,刘飞香牵头突破硬岩破岩、卡机脱困、姿态纠偏核心技术,研发了国产首台TBM,研发的国产首台TBM“长春号”、新疆引水工程TBM机群等,成功穿越极硬岩,在破碎地层实现卡机快速脱困。他牵头突破高压密封、常压换刀、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了国产最大直径16.07米“京华号”、我国最深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等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实现换刀时间大幅缩短、地表沉降控制在毫米级。他主持研制的系列成果引领国产TBM和大直径盾构机国际领先。
针对铁路、公路等山岭隧道工程建设需求,刘飞香牵头突破了隧道装备“地下感知、地面分析、云端决策、装备执行”数智化技术难题,研发了全球首套全工序钻爆法隧道智能装备机群和数智管理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郑渝高铁、沿江高速公路、硬梁包水电站等重大工程,较传统方法,施工效率提升50%、人员减少64%,开创了少人化无人化隧道建造新模式。
针对煤矿工程安全高效建设需求,刘飞香提出了截齿群布置优化方法,首创了“探-掘-支-运”全工序高效协同作业技术,研发了全球首台大断面快速掘锚智能成套装备,成功掘进全球首个超40平方米超大断面巷道,工效提升5倍、月进尺突破1750米,推动形成了适应不同断面大小、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地域需求的煤矿掘进全工况全场景施工应用机群,推动了我国高端矿山装备的科技进步和矿山智能建造的快速发展。
刘飞香获全国劳动模范、央企楷模、湖南光召科技奖、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湖南托举工程高端人才等荣誉。
盛夏时节,循着机声穿梭厂房,橙黄色的钢结构件依次排开,火热生产与暑气交织。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A厂房。
7月29日,由中共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湖南省工信厅主办,共青团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湖南省工信厅直属机关委员会及共青。
科技兴邦,人才强企。为建设素质优良、专业突出、梯次衔接的技术专家队伍,培养科技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打造服务高地,铁建重工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正式启动运营。作为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入口,小程序专为铁建重工客户及合作伙伴打造。
7月28日,铁建重工召开2025年所属单位负责人研讨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
近日,铁建重工推出高原隧道绿色施工系列装备,该装备以 "零排放、超高效、全智能 "三大核心优势引领行业变革。
7月23日,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一行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方在北京会谈,双方。
7月21日,铁建重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9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
7月20日,总台央视(CCTV1)《非遗里的中国》聚焦铁建重工大国重器盾构机主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