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2日和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约翰内斯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第二及第三阶段会议。李强表示,当前气候变化、能源、粮食等多重挑战叠加,需要国际社会以团结凝聚力量、靠协作破解难题。
同样在非洲,近日,由徐工集团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的“造血式”全球公益援助项目——徐工非洲水窖项六期顺利竣工移交。本期共修建水窖36口,至此,徐工累计在埃塞建设237口家庭水窖,解决了超过数万居民的饮水问题。

竣工移交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埃塞阿姆哈拉州明贾尔区农业负责人西赛·尼加图、当地农业部代表、徐工集团代表孟祥刚、埃塞俄比亚雨水收集协会主席、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项目成员及受益农户代表共同出席了活动。


“埃塞俄比亚每年都有充足的降雨,但由于缺乏适当的利用,大部分降雨都流失了,旱季用水十分困难。”民贾尔县农业负责人表示,“这36口新建水窖,让36户家庭深切受益。我代表我们的社区,感谢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徐工集团和埃塞俄比亚雨水收集协会的大力支持。”
徐工集团代表在仪式上重申了对埃塞俄比亚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作为徐工集团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我们很自豪能够持续通过建设水窖,帮助受益农户改善用水条件、发展庭院经济、加强粮食安全。”
一位受益农户代表分享了水窖是如何改变她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为水窖贡献了5200比尔(约294元人民币)并投工投劳。有了水窖,我们可以种植咖啡、木瓜、鳄梨等多种作物,一定要努力工作为家庭增收。感谢徐工集团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期待能继续支持需要帮助的人们!”
从“1”到“6”,水脉相连的坚实足迹
自2016年首期项目落成
徐工非洲水窖项目已迈入十个年头
从最初的试点探索,到如今的规模化推广,六期水窖工程勾勒出一条清晰而坚实的履责轨迹——以“造血式”帮扶的方式,从保障当地基本饮水,拓展到支撑家庭发展庭院经济,为当地注入可持续发展力量。
数字仍在延续,故事仍在书写
从0到1是创新与勇气,从1到6是坚守与执着,而从6到无限,则是徐工作为全球化企业,对坚持长期主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笃定践行。在这条水脉相连的路上,每一滴蓄积的雨水,都映照着合作的光芒;每一个绽放的笑脸,都见证着跨越山海的温情与力量。
在河北唐山某钢厂内,两台徐工XE270EV纯电动挖掘机正灵活地进行铁屑装车作业,与传统燃油设备轰鸣、浓烟滚滚的场景不同,这里只有电机运转。
当地时间11月6日14时许,韩国蔚山市火力发电厂一座63米高、即将拆除的锅炉塔倒塌,现场大量结构件倾覆、钢筋扭曲断裂,多名现场作业工人被。
11月18日-20日,作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2025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近日,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在甘肃某大型风电场,成功完成单机容量7 25MW风机的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