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的成长启示,就体现在对自己成长环境的主动把握上。
身处中国工程机械装备业的“底特律”,中联重科没有盲目地追求规模上的扩张,而根据企业发展的节律与自身的同化能力,有目的地进行企业间的重组并购。
中联重科“和”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在对同城行业的重组,也展现在对待业内轰动一时的“徐工并购案”上,中联重科始终保持着自己冷静的姿态。
中联重科比任何人都清楚该如何选取自己的成长之路。
自重的企业方能赢得强者的尊重。
在中联重科的合作伙伴中,有奔驰,世界最著名的汽车生产厂家;沃尔沃,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力士乐,世界最大的液压件供应商;道依茨,世界第一流的柴油机制造厂商;西门子;日本欧姆龙株式会社、五十铃公司、博世等。
强者尊重自己的竞争伙伴,并将其作为自己生存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自己使命的自觉,对产业生态的尊重,是中联重科铸造自己高度的前提。
人才,才是企业资产最具核心价值的部分,当许多人在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苦觅良方时,中联重科通过机制盘活了人。机制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中联重科通过机制演变实现了能量的“核聚变”。
中联重科是原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科技人员下海创办的实体公司。正如中国所有的创业企业一样,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
我们没有必要去描述这个企业创业的艰辛。套用托尔斯泰关于家庭的名言:成功的企业大体如此,失败的企业各有各自失败的理由。
中联重科用自行研究制造的混凝土输送泵,迅速打开了市场,1993年盈利近300万元,1994年开始扶摇直上,盈利近1000万元;以后每年的盈利都几乎翻番。
这个新生儿很快成为这个家庭的最为富有的成员时,家庭关系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利益始终是变革的杠杆。
中联重科的盈利曲线,让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所有员工产生了无尽的想象:每个人都会尺度自己与这条盈利曲线的关系。
这就不得不想起了当年的勾践:在伐吴的前夕,勾践将父老乡亲所赠的美酒,倒入河流与诸军共饮。诸军为之一振,一战功成,大破吴国。
这也是机制的力量。生产力的解放程度,取决于人的解放程度。
面对着长沙建机院所旧有的人事格局,1997年,长沙建机院实行了“全员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