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铁建重工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是国家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创立15年来,始终坚持广聚天下英才,打好“引、育、留、用”组合拳,打造创新“人才链”,为研制国之重器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扛起国家队的使命担当。
打造高端装备“国家队”
铁建重工坚守“自主研发”不动摇,始终坚持科研费用占比5%以上、科研人员占比20%以上,成功打造由首席技术官和特级研究员领衔的专家型团队,拥有一支博士硕士为中坚力量的高端人才队伍。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统领18个专业研究设计院和地下工程装备行业最大的研发团队,平均每周研发两项创新成果。荣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单位。2021年位列全球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制造商5强第 1 位、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第 30 位。
集聚科技创新“领军人”
铁建重工聚力招才引智,育才造士,面向社会诚聘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且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的领军者、行业内顶尖的工匠型专家,海纳全球英才,赋能产业链转型升级。通过校园招聘储备国内知名院校硕博生、国外院校博士和少量“高精尖缺”的一流院校本科生,担当智造先锋。戮力打造聚才用才育才的“孵化器”,搭建巍峨的“龙门”,吸引敢闯敢试的“锦鲤”实现飞跃,引领高端人才大展其长,让更多“千里马”有位而有为,竞相登顶科创高地。
攻坚重大任务“赛马场”
作为科技领军企业,铁建重工持续推行“揭榜挂帅”与“自组织”管理模式,实施“发布指南、征集难题、总师挂帅、组队实施”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重大专项等课题,锻造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铁军战队,自主研发超级地下装备,助推超级工程实现智能建造。已成功研制110余项国内或全球首台套产品,攻克70余项全球或国内首创技术,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6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中国金奖、银奖等各级科技奖励80余项,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申请2917件。
铁建重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担当重器强国急先锋,登顶数智化高地,研制新一代绿色智能装备,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赋能创效,为地质环境极端复杂的高原铁路、水电长大隧道、跨江跨海隧道等国家战略工程项目贡献力量。
长江与汉江在地下的世纪交汇这场跨越江河的水脉相逢背后是钢铁巨无霸的硬核守护4台掘进机铁建重工为引江补汉工程量身锻造恰如身怀绝技的地。
近日,铁建重工与水发重工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道智能吊装一体机成功应用,标志着PCCP管道安装技术取得革命性突。
盛夏时节,循着机声穿梭厂房,橙黄色的钢结构件依次排开,火热生产与暑气交织。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A厂房。
7月29日,由中共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湖南省工信厅主办,共青团湖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共青团湖南省工信厅直属机关委员会及共青。
科技兴邦,人才强企。为建设素质优良、专业突出、梯次衔接的技术专家队伍,培养科技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打造服务高地,铁建重工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正式启动运营。作为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入口,小程序专为铁建重工客户及合作伙伴打造。
7月28日,铁建重工召开2025年所属单位负责人研讨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
近日,铁建重工推出高原隧道绿色施工系列装备,该装备以 "零排放、超高效、全智能 "三大核心优势引领行业变革。
7月23日,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一行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方在北京会谈,双方。
7月21日,铁建重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9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