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远公司,老技师徐昌玉总是走在人群的前面,他积极热情的工作和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同事们的信赖和尊重。徐技师是工程一线的“定海神针”,是领导倚重的“台柱子”。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公路养护专家,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钻研,生动诠释了一个技术工人怎样通过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家子弟发展进步的路异常艰难。徐昌玉曾凭着勤奋努力考上大学,不料却被人冒名顶替。面对人生道路的打击和屈辱,年轻的他没有消沉,背起行囊背井离乡勇敢地走向茫茫人海,在大西北的青海省走上打工之路。艰苦的打工岁月磨糙了手掌,更磨砺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成为人生进取的深厚积淀。1999年徐昌玉作为货车驾驶员进入高远公司,从此扎根在施工一线,他常常是丢下方向盘就拾起扫帚、铁锹,工地上最累最脏的活总是抢在前面。从货车驾驶员、施工队长、项目经理,到技术顾问,岗位的晋升记录了他技术能力的飞跃。作为公路养护工程、材料、机械、科研的多面手,工地上的突发问题、技术难题,只要徐昌玉到场,总能迎刃而解。这份高效源于他对施工工艺“吃得透”、“摸得准”。“有徐师傅在,我们就放心”、“徐师傅在场就是质量保证”、“让徐师傅来我们项目上呗”,这些同事们朴实的评价,正是对他技术能力的高度认可。
徐昌玉最鲜明的特质是持续学习的热情,他勤于向书本求知,更善于在实践中思考。在同事们眼中,他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值得敬重的师长。对待年轻人,他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教设备操作,必先讲清原理;遇到新技术难题,他会带着年轻人一起查资料、做试验,带头大胆探索。他做起事来“钉是钉、铆是铆”,不说大话、不说空话,这种优秀品格影响了公司的年轻一代,这样的“传帮带”之风更深刻地诠释了高远公司团结、练达、公允、向上的企业精神。徐昌玉身上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高远公司“科研思维深入一线”的发展理念,他的专业素养和精神吸引了河南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拜师求艺。作为高远工匠精神的代表,67岁的徐昌玉扛起传承责任,将二十余年积累的公路施工技能与核心技术,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后来人。
在实验室,徐昌玉是行走的“活标准”。从原材料称重到仪器调试,从数据记录到结果分析,每个步骤他都一丝不苟。无论是基础的砂石筛分还是复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都了如指掌,经手的试验数据从未出错,仅凭观察混合料状态和手感,他就能对混合料状态判断出八九不离十。为了加快对职工的培训,使复杂多变的工法“看得见、摸得着”,他亲手制作碎石封层、精细抗滑保护层等工艺的展示模型,这些兼具教学价值与美感的模型,成为新人认识理解各项技术的生动教材。
工作中的好榜样对待家庭生活也表现出一个优秀男人的责任和担当。当老伴生病赴京就医,徐昌玉衣不解带守在病床前悉心照料。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老伴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忙,是你养育了孩子,照顾了老人,家里地里两头忙,让我们一起来撑起这个家。”这份对家庭的热爱、真诚表达情感的品格,在高远职工中传为佳话。
在“工匠精神”被大力倡导的今天,徐昌玉的经历无疑是最佳诠释。从“徐师傅”到“徐技师”,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升华,也映照出一个时代对知识型、实干型劳动者的认可,更说明了这类人才在企业在社会的重要性。他们作为既坚守吃苦耐劳本色,又主动拥抱新知识的劳动者,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脊梁。
我国公路交通正经历从大规模建设向精细化资产管理的历史性转变。面对这场深刻变革,高远路业集团——国内首家公路养护技术专营企业。
2025年5月27日,备受瞩目的CTT EXPO 2025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莫斯科CROCUS展览中心盛大启幕。
近日,江苏常州经开区建设和交通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察团队莅临高远路业集团,对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远路业集团设备公司进行。
2025年4月19日,由开云体育下载官网 工业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主办,长安大学、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筑养路机械分会二届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