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与“一带一路”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要进一步本土化,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实现合作共赢。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亮相“委员通道”接受采访
詹纯新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也为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企业,詹纯新分享了中联重科近年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成绩、做法和体会。
詹纯新介绍道,“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了多个研发制造基地和贸易平台,我们的产品覆盖了沿线87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产品在当地为各种工程服务,有的是水电、核电、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有的是商业、文化类的标志性工程。比如,孟加拉国的梦想之桥、斯里兰卡的南亚第一高楼、埃及的非洲第一高楼等等。
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联重科以本土化经营创造了共赢局面,受到了海外各界的赞赏。
据詹纯新介绍,公司先后并购了6家海外企业。并购过程中,公司既讲包容、又讲规则,既讲责任、又讲效益,既讲相对独立、又讲管理的统一。按照这个原则,中联重科对并购的企业,没有裁员、没有更替管理团队,甚至没有派管理者。但是,大到企业的战略预算,小到文具纸张的成本,都纳入了中联重科管理体系中,运行有序、规范。目前,这些被并购的企业发展良好。
“2021年海外新冠疫情严重,但是我们并购的主要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它们为当地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工商界的高度认同。这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
詹纯新委员结合中联重科的实践经验表示,“我们认识到,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在‘一带一路’上与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进一步本土化,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共同面向未来!”
近日,智利国际矿业展览会(EXPOMIN)在圣地亚哥盛大启幕。在这个拉美第一、世界第二大专业矿业展览会现场,中联重科展出了工程起重机械。
4月29日,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339人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57人被授予湖南省。
4月29日晚,中联重科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 17亿元,同比增长2 92%,归母净利润14 10亿元。
近日,第六届越南国际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材机械及专用运输车辆展览会(CONTECH 2025)在河内国家建筑展览中心开幕。
4月13日至20日,湖南省副省长曹志强率团出访刚果(金)、津巴布韦,深入践行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开展系列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
近日,浙江省混凝土协会会长丁卫星、常务副会长陈敏率协会代表团及企业代表一行40余人赴中联重科开展考察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