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媒体聚焦丨《湖南日报》:中联重科农机“黑马”跑起来

农机购网 中联重科 2024-04-16 08:40:03

4月15日,《湖南日报》要闻版以《取秧像夹菜,抛秧有“助跑”——中联重科农机“黑马”跑起来》为题,报道中联重科抛秧机研发的全国首台水稻有序抛秧机,以科技创新助力水稻机械化移栽。以下是报道原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罗翀 毛舟宇

湖南是全国最大的水稻主产区,但机械化移栽一直是短板。湖南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研发出全国首台水稻有序抛秧机。

取秧前,先给秧苗“梳头”;夹秧时,像夹菜一样控制好力度;抛秧时,有“跑道”助跑,让秧苗入田落得准、立得稳……农机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合理密植、适当有序浅栽,大大提高了功效。

4月11日,记者来到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镇湖堤村,实地体验水稻有序抛秧机带来的种田新变化。

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镇湖堤村,有序抛秧机在作业。通讯员 罗翀 摄

试验2万多次,取苗不伤苗

在湖堤村,种粮大户周贺驾驶有序抛秧机,和父亲周建国一道,只用几分钟,就把一丘田的秧抛好了。

机器抛秧,第一步是取秧。

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镇湖堤村,周建国在有序抛秧机上放秧苗。通讯员 罗翀 摄

 

记者登上抛秧机近看,抛秧机的秧盘进口处,有14块梳秧板。

“要想实现有序取秧,先给秧苗‘梳个头’,把秧苗理顺了。”中联重科种植机械平台经理汪波介绍,秧苗在生长过程中,枝叶会交叉在一起,取秧前先梳理一下,后面取秧环节才不会乱。

抛秧机取秧前,先就给秧苗“梳个头”。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梳完头”的秧苗更规整,秧盘上的13行秧苗分成13路进入取秧环节。13对取秧带在机器上循环运转,每对取秧带先夹紧,取出秧盘里的秧苗后再松开,让秧苗落到下面的抛秧带上。

“取秧好比筷子夹菜。原理简单,但要实现这一步非常困难。”汪波介绍,用多大的力取出秧苗,非常有讲究。力大了,会伤到苗;力小了,取不出苗。不同品种、不同秧苗、不同秧土,都会导致秧苗的重量不一,取秧要用的力也就不一样。

通过5年实践,经过2万多次试验,汪波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柔性取秧技术,调试出“恰到好处”的力度,确保取苗不伤苗。

抛秧机像筷子夹菜一样取秧。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抛秧有“助跑”,入田立得稳

有序取秧有讲究,有序抛秧难度更大。

有序抛秧机抛出的秧苗。通讯员 罗翀 摄

抛秧机轰隆向前跑,田里水波涌动,栽下一列列绿油油的秧苗。

“看似‘天女散花’,实则精准有序。”中联重科种植机械平台副经理马立欣介绍,抛秧机尾部的13条抛秧带,像“跑道”一样为秧苗“助跑”。秧苗获得惯性动力后,再做抛物线运动“跳水”入田。

秧苗在跑道上“助跑”后,做抛物线运动“跳水”入泥。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13条跑道的长度不一,秧苗抛出后自然远近不一。通过仪表台上的按钮,可以一键调整抛秧带的转速,从而调整秧苗的行距、株距。行距从210毫米至320毫米无极调节,株距有8个挡位,能满足不同农户的种植需求。

秧苗要按照既定的行距、株距入田,还要确保稳当入泥,而不是漂浮在水上。

奥秘在哪里?马立欣讲述,秧苗能不能稳稳当当栽进泥土里,取决于秧苗底部的钵土体积、重量,以及抛秧带的速度和高度。在研究过程中,就曾出现钵土太轻,导致秧苗漂浮在水面的情况。研究团队通过近2年试验,对秧盘进行改进,让秧钵体积变大、钵土变重,才成功解决这一难题。

有序抛秧机在田间作业。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一次抛秧13行,行数比插秧机多,作业更快。机抛秧苗根部自带原生营养泥土,入田后无返青期,分蘖快,相当于生长期多了一周,为双季稻种植赢得更多时间,能有效避免晚稻遭遇寒露风。”作为有序抛秧机的最早一批用户,周贺实实在在受益。

周贺说,一台抛秧机代替十几个人,每小时抛秧4至5亩,省时省力省成本,种植双季稻有保障。同时,相比手抛秧,有序机抛可以做到合理密植,让秧苗的通风性、采光度等达到最佳,有利于作物生长。

周贺在驾驶有序抛秧机。通讯员 罗翀 摄

农机有“智慧”,越变越“聪明”

“90后”新农人周贺热衷于使用推广新农机。4月11日,周贺站在田边用平板遥控抛秧机进行无人驾驶作业,吸引不少村民围观。

无人驾驶抛秧机在田间作业。通讯员 罗翀 摄

对比看,遥控无人驾驶模式下抛出的秧,效果不输人工驾驶抛秧模式。

这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十几年研究,我们赋予了抛秧机‘智慧大脑’。”中联重科智能所所长王富同介绍,抛秧机上安装的传感器可以搜集田块信息和作业环境信息,交由“智慧大脑”自动做出路线规划,从而让抛秧机实现无人驾驶作业。

无人驾驶抛秧机“勤奋好学”,不仅采集作业数据,还能学习机手的作业习惯,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王富同用平板遥控有序抛秧机作业。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只要有一个智能终端,就能远程遥控抛秧机进行无人驾驶作业。”王富同称,抛秧机上安装了一个电台,信号可以辐射周边10公里。现场,他操作手机、平板、电脑,都能让抛秧机开启遥控自动驾驶模式。抛秧机启动还是停止、前进还是后退,取决于指尖滑到哪里。

“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用起来很顺手。”周贺说,用了4年有序抛秧机,种植双季稻底气更足,身边年轻人的种田热情更高。今年,周贺种了1500亩水稻,其中双季稻1000亩。

目前,中联重科有序抛秧机已累计推广4000余台,主要销往湖南、安徽、吉林、江西等水稻主产区。产品在海外市场已进入试验测试阶段,即将大展身手。

▲《湖南日报》报道

 

 


标签: 中联重科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中联重科设备推荐

相关资讯

匠心筑梦、劳动出彩!中联重科龙卫国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匠心筑梦、劳动出彩!中联重科龙卫国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5-04-29 标签: 中联重科
加速跨“越”!中联重科亮相越南第六届工程机械展

加速跨“越”!中联重科亮相越南第六届工程机械展

近日,第六届越南国际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材机械及专用运输车辆展览会(CONTECH 2025)在河内国家建筑展览中心开幕。

2025-04-29 标签: 中联重科
先进装备助力津巴布韦发展 中联重科书写中非合作新篇章

先进装备助力津巴布韦发展 中联重科书写中非合作新篇章

4月13日至20日,湖南省副省长曹志强率团出访刚果(金)、津巴布韦,深入践行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开展系列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

2025-04-29 标签: 中联重科
共绘合作新蓝图!浙江省混凝土协会一行赴中联重科考察交流

共绘合作新蓝图!浙江省混凝土协会一行赴中联重科考察交流

近日,浙江省混凝土协会会长丁卫星、常务副会长陈敏率协会代表团及企业代表一行40余人赴中联重科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2025-04-28 标签: 中联重科
从行业首份到世界标杆,中联重科书写创新发展传奇

从行业首份到世界标杆,中联重科书写创新发展传奇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转化运用连接创新和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发力点。

2025-04-28 标签: 中联重科
从行业首份到全球标杆,中联重科书写创新发展传奇

从行业首份到全球标杆,中联重科书写创新发展传奇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转化运用连接创新和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发力点。

2025-04-28 标签: 中联重科
全球最强!中联重科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树立风电施工新标杆

全球最强!中联重科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树立风电施工新标杆

近日,中联重科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ZAT40000H7在辽宁鞍山市台安县的风电机组安装现场,成功将单机容量6 25MW的风机吊装到位。

2025-04-27 标签: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硬核装备助力温州消防

中联重科硬核装备助力温州消防

4月15日至18日,中联重科多台高空消防灭火救援硬核装备正式交付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其中包括72米登高平台消防车、36米举高喷射消防车。

2025-04-22 标签: 中联重科
洞庭湖畔的科技“新把式”!中联重科助力智慧农场春耕提速

洞庭湖畔的科技“新把式”!中联重科助力智慧农场春耕提速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时节。4月17日,位于湖南南县的宏硕稻虾智慧农服产业园里迎来春耕生产的高潮。

2025-04-22 标签: 中联重科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开云官方入口 © 2002-20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