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公司不断攀登装备制造珠峰的奋斗征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科技创新为刃,以匠心精工为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故事,在毫厘之间雕琢大国重器。为讲好身边人身边事,传播榜样力量,集团官微重磅推出《先锋人物》专栏。在此,我们将聚焦平凡岗位中锐意进取的他们,凝聚奋进合力,以榜样为镜!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聆听李良飞的奋斗故事。
有这样一位 “守护者”
以脚步为尺,以匠心作笔
在海拔4000米雪域高原
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信仰篇章
他就是设备公司
高原服务站站长李良飞

2018年3月,李良飞加入设备公司,开启了新的奋斗旅程。凭借扎实的电气技术功底,主动挑起了三臂凿岩台车现场服务的重担。在项目一线的摸爬滚打中,凭借一身精湛的技术,服务期间,他所负责的设备完好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2021年,李良飞被派往高原项目,负责该项目售后服务工作。面对点多、面广、线长的项目布局,作为服务站站长,既要技术指导又要统筹管理,直面高海拔、缺氧、险路等挑战。“立责于心,履责于行”的座右铭,时刻激励着他奋勇前行。

当隧道专用设备首次大规模投入高原使用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电压稳定吗?”“液压动力够吗?”“发动机会不会因缺氧而熄火?”李良飞全程跟进,从设备进场调试到操作培训、验收,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
每到一个标段,他就像个熟悉地形的向导,主动了解设备运转情况,根据不同地质条件,为客户 “私人订制” 服务方案。一次设备液压系统突发故障,李良飞顶着2小时山路颠簸赶赴现场,客户念叨:“李工呀!终于把您盼来了!”在服务过程中,他坚决兑现了“1小时响应,6小时解决问题”的承诺,并收集大量宝贵改进建议,为高原设备高质量效运转打下根基。

高原服务站,一整面墙都挂满了锦旗,这些锦旗背后,藏着许多感人故事。在高原项目进场时,便道无法通行设备运输车辆,为满足客户急需,李良飞带领团队直接驾驶专用设备开往隧道洞口,最远的一趟开了一天一夜。他们用行动让客户真切感受到了中铁装备人的敬业与靠谱。
翻开李良飞的维修日志,扉页上写着“海拔可以缺氧,服务不能缺匠心”。他始终践行着这句话,如同一颗螺丝钉,牢牢钉在服务岗位上。当高原长风掠过隧道口,那台擦拭得锃亮的设备,正映照着李良飞始终如一的初心。
近日由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7米直径反井钻机施工的排风竖井顺利贯通填补了我国超大直径反井钻机的技术空白为抽蓄电站建设升级注入新。
为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中铁工业党委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中铁工业三峰党建五位一体融合体系,深化党建工作。
10月12日,由中铁隧道局、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红船号在苏州市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通甬高铁)苏州东隧道。
前 言近年来,中铁装备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深度融入全球市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近日,贵州毕节纳雍县高源煤矿项目传来喜讯,中铁装备大断面、大坡度、小转弯、可回退矿用硬岩掘进机长江号成功完成115米水平+±6&d。
前 言近年来,中铁装备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深度融入全球市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近段时间以来公司重点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主流媒。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会上,首批大国工匠人才名单正式发布。
近日,由中铁装备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可变径竖井扩孔掘进机逐梦号在浙江永嘉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再传捷报,顺利完成总深488米的1号引水竖井掘。